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中缅同心 共克时艰——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携手红十字会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2025-04-14 20:28 固原新闻网

2025年4月11日上午11时,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以下简称东促会)大厅内庄严肃穆,中缅两国国歌交替回响。由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主办的"中缅同心 共渡难关"缅甸地震捐赠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中缅双方代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仪式在全体人员为地震遇难者默哀的一分钟里拉开序幕。缅甸联邦共和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敦特林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中缅传统友谊在危难时刻愈发彰显力量。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迅速响应,充分体现了'胞波'情谊的时代价值。"

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副主任杨海龙在发言中系统梳理了中方救援行动:"自3月28日缅甸地震发生以来,我们已累计调拨多批次救援物资,派遣涵盖医疗、搜救、公共卫生等专业领域的救援力量。此次接受捐赠的13.4万元善款,将严格按照国际红十字运动原则,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接缅甸红十字会,确保每分钱都用在抗震救灾最需要的地方。"

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秘书长王子琪详细介绍了捐赠筹备过程:"从3月28日地震发生到今天仪式举行,我们仅用14天就完成社会动员、物资募集和资金归集。特别感谢四川飞拓建筑、昆明安徽铜陵商会等爱心单位,以及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他强调,此次活动既是人道主义援助,更是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

在捐赠环节,东促会会长何明与云南省红十字会杨海龙副主任郑重完成捐赠牌交接。三份捐赠证书的颁发仪式,分别授予东促会、昆明市安徽铜陵商会及企业代表谢海鹏先生,标志着社会力量参与中缅救灾合作的新范式。

此次活动的特殊意义在于构建起"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方联动的国际救援模式。云南省红十字会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从物资调配到灾后重建的全链条响应机制;东促会等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则开创了民间外交助力国际救援的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大屏幕实时公示系统,动态更新捐赠数据与物资调运进展。这种信息公开机制既保障了公众知情权,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认可。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此次捐赠仪式超越了单纯的资金援助范畴,展现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多维内涵: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的情感共鸣,在危机应对中的协同机制创新,在人文关怀里的文明对话。

仪式最后,全体嘉宾面庄严合影。这张定格的画面,既记录着中缅携手抗震救灾的历史时刻,也昭示着两国人民在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随着参会人员有序离场,承载着深情厚谊的救援物资已整装待发,即刻启程奔赴缅甸地震灾区,续写着新时代中缅"胞波"情谊的动人篇章。(固原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