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电分离+虚拟电厂”赋能,启源芯动力V2G试点探索车-站-网融合新路径
4月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虚拟电厂是聚合分散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模式,对电力保供、新能源消纳等有重要作用。文件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0年虚拟电厂的发展目标,规定了其参与电力市场的条件,并鼓励通过“两新”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及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等支持。
而在4月2日,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这一政策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动车网互动(V2G,Vehicle-to-Grid)技术规模化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时,虚拟电厂建设与车网互动通过资源聚合、双向充放电、市场协同和技术互通等多层面联动耦合,形成“车-储-网”联动的能源生态,既提升电网灵活性,又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化,是新型电力系统与智慧交通融合的关键路径。
其中,启源芯动力 “晋城市城区耿窑社区充换电一体站车网互动 V2G 项目”、“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 V2G 城市组网试点项目” 双项目入选。上海项目助推城市规模化应用试点建设,成为 “重卡充换电站 + 城市能源网” 深度融合的标杆样本。
一、车网互动是什么?为何都在关注?
简单来说,车网互动(V2G)就是让电动汽车成为 “共享充电宝”—— 车辆既能从电网充电,也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放电,通过 “低谷充电、高峰放电” 实现能源双向流动。
以试点城市——上海为例,当电动集卡夜间停运时,其CTB车储共用电池可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向电网供电;白天高峰时段,启源芯动力充换电站又能优先保障新能源电动重卡充电需求,形成 “削峰填谷” 的良性循环。
对行业而言,这是一场颠覆性变革:不仅解决电动卡车、货车等新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提升电网稳定性,【让电网更智慧】;
还能缓解近年来新能源卡车、货车销量大幅增长带来的巨大用电负荷,盘活超万亿千瓦时的潜在储能资源,【让能源更高效】;
同时推动交通与能源深度协同,加速构建 “车 - 站 - 网” 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让产业更融合】。
对企业而言,这是政策东风与市场机遇的双重利好。此次试点明确了车网互动的技术标准、市场机制和应用场景,为产业链上下游打开了千亿级市场空间。
二、两大试点项目落地!技术+场景 双轮驱动构建V2G 生态
作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牵头实施单位,启源芯动力此次入选的两大项目,通过统一的技术底座实现多场景协同,成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标杆样本。
上海: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网络构建 “能源枢纽”
该项目是9个试点城市中唯一以新能源重卡运输为核心场景的项目,覆盖上海宝山、嘉定、浦东等工业重镇,聚焦钢材运输、港口集卡、渣土运输等高频换电场景,投运 5 座智能双向新能源电动重卡换电站,总设备容量近 9000 千瓦,可同时支持 20 台以上电动重卡极速换电(3-5 分钟 / 次)。
接入的 500 台新能源电动重卡均搭载CTB-400 车储共用电池,累计电池电量规模达 20万千瓦时,年度放电量 26 万千瓦时,相当于为 500 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在近期刚刚贯通投运的上海洋山港 - 外高桥 - 宝山 -太仓的电动集卡充换电干线上,启源换电站不仅是新能源重卡的 “能量补给站”,更是电网的 “柔性调节器”:夜间谷期集中充电,白天峰期按需放电,单站可降低周边台区负荷峰值,有效缓解工业区用电压力。
这种 “重卡储能 + 电网支撑” 的模式,为高密度负荷城市提供了 “零新增占地、零额外投资” 的储能解决方案,成为上海建设 “双碳” 城市的重要实践。
晋城: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一体站打造 “互动标杆”
作为另一入选项目,晋城耿窑社区充换电一体站项目聚焦 “园区重卡 + 居民用电” 双向互动,建设 6 座 V2G 换电站,年度放电量 36万千瓦时。
项目将电动重卡退役电池用于社区峰期供电,既降低居民用电成本,又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利用,成为 “重卡场景技术下沉社区” 的示范样本。
在技术上,启源芯动力通过智能双向架载机改造,将传统新能源电动重卡换电站升级为 “充 - 换 - 储 - 放” 一体化枢纽,可实时接收电网负荷调度指令。同时依托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多站负荷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实现能源交易的规模化与市场化。
而启源自主研发的 CTB-400 车储共用电池,循环寿命比传统电池提升 50%,且内置 V2G 双向通信协议,可在不影响车辆运营的前提下响应电网调度。配合车电分离模式——用户仅需购买无动力车身,电池由运营商统一管理——既降低购车成本,又便于集中调度参与电网互动,并能长期使用健康、新款的电池系统。
当前,启源芯动力已在全国布局超1300座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站,运营超6万套电池,构建近4万公里充换电干线网络,积累了超23亿公里的多场景运营经验,并提前参与上海、山西等地需求侧响应市场,累计响应电量约 500 MWh,在技术标准、安全规范、数据交互等方面全面符合试点要求,成为 “技术 + 场景 + 政策” 三位一体的最佳实践。
随着 “车电分离 + 虚拟电厂 + 双向换电” 模式的规模化复制,试点项目不仅能加速新能源电动重卡在港口、矿区等场景的推广(单公里成本较燃油车低 30%),更将在“双碳”蓝图下推动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 “启源方案”。(固原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