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与上海体育大学联合发布《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趋势洞察》报告
2025年2月,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成功举办,成为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冰雪运动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国冰雪运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以冰雪运动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下,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冰雪经济效应愈发显现,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此背景下,普华永道联合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趋势洞察》,总结行业的发展现状,展望未来趋势。报告从大型赛事、中国制造、消费需求、科技发展、气候变化五大方面,阐述中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行业现状观察
全球冰雪运动格局正处于多极变化之中,传统冰雪国家的市场增速正在放缓,新兴市场得到了更多资源注入的机遇。中国冰雪运动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以冰雪运动为引领的冰雪经济正逐步成为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观察一: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至2024年4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
观察二:冰雪运动具有强大产业带动效应,驱动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冰雪经济以冰雪运动为核心驱动力,带动涵盖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消费等多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区域格局上,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冰雪运动发展的特色道路。
趋势一:大型赛事持续提升群众热情
在北京冬奥会、哈尔滨亚冬会等顶级赛事带动下,中国冰雪赛事体系逐步完善,各类专业赛事与群众赛事等蓬勃发展。赛事不仅显著提升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国际影响力,还通过普及冰雪运动、激发群众热情,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成为推动冰雪装备、旅游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24冰雪季,中国滑雪人次达到2,308万人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滑雪市场之一。
中国近10年滑雪人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23-2024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普华永道分析
趋势二:“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迈进
顶级大赛与政策支持为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提供了发展动力与市场机遇。中国冰雪装备产业正经历一场转型:从场地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到个人装备的品牌价值提升,国产品牌正逐步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迈进。近年,中国在高端场地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如今,国产索道、造雪机、压雪车和雪蜡车等核心装备已逐步具备看齐国际一线品牌的实力,标志着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业正在迈向新的高度。
近年国产冰雪场地设备技术突破典型案例
趋势三:消费需求向多元化转型
中国冰雪运动市场为各类人群提供了多样体验,无论是追求性价比还是高品质,都能找到适合的选择。调查显示,73%的参与者有消费支出,其中42%的消费金额不超过500元,表明市场对入门级、价格亲民的活动需求较强。当前市场以年轻群体和初次体验者为主,但随着市场成熟,仅靠“初体验”红利难以为继,需从增强客户黏性和扩大消费群体两方面推动多元化发展。
趋势四:科技赋能,提升运动体验
科技赋能,有效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可触及性及体验感,使得冰雪运动不再是少数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活动,而是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所有人的生活。造雪制冰技术的升级、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先进且安全的运动装备与训练辅助系统,以及国产品牌带来的高性价比,都为冰雪运动的普及以及体验感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发展对冰雪运动的影响
趋势五: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可持续路径
全球冰雪运动市场正因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面临严峻挑战。相比之下,中国冰雪运动市场凭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庞大的市场需求,展现出更强的韧性。然而,应对气候变化依然是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长期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未来,行业从业者应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主要在以下十大方面进行谋划与布局,以贯彻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冰雪运动十大发展路径建议
作为全球体育赛事专业服务领导者,普华永道长期致力于为众多体育赛事、顶级体育组织及广大体育产业参与者提供专业、优质的运营管理与咨询服务,持续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专业智慧。(固原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