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智张世祥:在用能安全基础上做好能源托管服务
1月19日,由新华国智研究院、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湖北节能协会及绿冷高科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公共机构节能与能源托管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成功举行。来自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节能中心等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及学术界的众多专家与领导,共同就推动公共机构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共机构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绿色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20年全国公共机构约158.6万家,消耗1.64亿吨标准煤,用水总量106.97亿立方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18.48 千克标准煤/平方米,排放约4亿吨二氧化碳,占我国总体碳排放的4%左右。在此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
新华国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世祥表示,公共机构节能与能源托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他呼吁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张世祥认为,从存量市场来看,我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公共机构数量众多,能源消耗量大,节能降碳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以及能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空间和潜力也在逐步释放。
张世祥还表示,技术是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效节能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不断涌现,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世祥指出,能源托管市场,仅仅依靠单一技术、单一模式不足以服务多元化应用场景,必须做到有核心技术,还要有整合能力,形成技术服务矩阵、多种商业模式互补、并要做好与央国企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互补。
在商业模式方面,能源托管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正逐步成为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首选模式。能源托管服务通常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公共机构的能源系统运行、管理、维护和改造,并根据能源基准确定的费用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作为托管费用。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公共机构在能源管理上的专业性不足和资金短缺问题,还激发了节能服务市场的活力,推动了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节能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最后,张世祥倡议,希望行业机构能在用能安全基础上做好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工作。因为无论是政府机关、学校、医院还是其他公共建筑,能源的使用都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他分析称,能源托管,不仅仅是托管了业主单位的能源站,其实也是把业主单位的用能安全责任也进行了同步拖管。所以,要从电气化设备使用等多方面注重安全。目前,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业主单位能源站变频设备越来越多,就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三相不平衡、谐波、谐振、电流电压无序变化和无功功率等电能质量的问题,因此,加强用能、用电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维护,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是做好能源托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