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耐心城市培育耐心产业,“上海箱箱共用”创新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2025-01-08 15:01 财经网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发布了“首批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应用场景”名单。由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箱箱共用”)联合上海宝鼎酿造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蓝绿双循环’箱联网助力非危液体实现绿色智能安全物流项目”成功入围7大“标杆应用场景”。

f8a68249-8454-434f-8420-66918aa32026.png

该名单是上海市经信委为落实《上海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的通知》要求,加快打造数字化和绿色化系统转型标杆应用场景的重要成果。本次评选共有7个项目应用场景入选标杆场景,9个项目应用入选示范场景,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耐心城市培育耐心产业  箱箱共用的创新进化之路

箱箱共用成功的秘籍何在?先来看一组数据:作为全球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领导者,箱箱共用累计研发投入超2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近10%;全球公开专利申请928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44项,PCT申请165件,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区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5件;参与起草《绿色物流周转箱》等3大国家技术标准。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生产性服务业要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建立跨行业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箱箱共用非常幸运地抓住了上海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并且提早布局,加大研发力度,从传统制造企业一步步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箱箱共用创始人、CEO廖清新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一路走来,要感谢‘耐心政府’对产业的大力帮扶。”据廖清新回忆,2008年,我们将公司搬迁至漕河泾开发区宝石园,“这里是创业者的‘风水宝地’。那时恰好是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启动的关键时期,亟需大量资金投入。通过漕河泾开发区科创融资平台,获得第一笔无抵押信用贷款200万元,极大支持早期技术研发,并在业务收入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申请国内外专利。2013年,漕河泾又邀请我们参加融资路演,由此结识了天使投资人。”几个月之后,箱箱共用便成功获得了淡马锡旗下的人民币基金1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随后,2017年、2019年、2023年,公司又陆续完成了5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金额超5亿元。这些资金为箱箱共用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箱箱共用还获得多项政策性奖励,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2023、2024连续两年蝉联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

d5e7d7c8-d279-4470-80ae-afef10adc7dd.png

To B产业平台崛起 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周期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正面临新的变革。中国制造业步入了竞争的“下半场”,To B产业平台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类平台不仅注重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帮助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向“制造+服务”转型,融合了制造与服务的双重优势。

传统产业在制造业占比超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1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也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再到全产业链平台化服务,箱箱共用以软实力赋能企业发展,以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了稳固的产业护城河,成为中国循环包装行业最早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公司之一,更开辟了‘制造+服务’双生产型平台化企业发展新范式。廖清新在第七届物流包装技术发展大会发表《聚沙成塔,从制造走向服务——循环包装产业推进新质生产力新路径》主题演讲时表示:经过实践,箱箱共用发现了循环包装产业的商业本质,也是这个行业的价值锚点:聚焦于垂直细分、以标准化为前提、以箱天模型为根本、全流通网络为保障,最终将实现为中国建标准的伟大目标,并为这一本质设定了一个原创的名称——“标准箱天网”。只有基于“标准箱天网”的商业本质,投资者投资优质箱天,运营者经营优质箱天,用户放心使用优质箱天,让各方有持续的财务收益和共享的利润空间。基于“标准箱天网”这一循环包装产业的商业本质,才能让各方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聚沙成塔,推动产业从制造走向服务。

2024年以来,《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正式出台,并辅之以《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出构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务生态平台等举措。根据方案目标,至2027年,上海要培育营收10亿元以上、服务能力突出的平台企业50家,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

过去十年间,箱箱共用通过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深耕细作,不断茁壮成长,成为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物流包装循环服务平台。未来,箱箱共用将继续面向全行业发挥规模化、网格化、平台化优势,成为众多制造企业信赖的绿色供应链循环服务商,并积极推动绿色循环服务产业化,以数字化、绿色化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财经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