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拾光“点亮”龙泉,两网融合便民行
2024年12月18日,“两网融合,低碳生活新时尚暨龙泉驿区碳拾光便民交投点落地”活动在龙泉驿区红咏社区建材路开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东安街道办事处主办,成都环投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及成都经开城市运营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四川碳拾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活动现场,碳拾光便民交投点凭借着 “节能降碳、绿色环保、便民回收” 的独特魅力,牢牢吸引住了居民们的目光。主持人围绕垃圾分类进行有奖问答,气氛十分热烈,现场还设置有“探秘碳足迹”、“趣味投沙包”等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城市的整洁美丽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寒冷的冬天,碳拾光以一份份满载暖意的礼包,向辛勤耕耘在街头的环卫工人们致以最深切的关怀与敬意,感谢他们的付出,并叮嘱他们在工作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便捷实惠:垃圾分类“新场景”
截至今年4月初,龙泉驿区持续完善分类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累计建成标准化投放站1940个,建成分类收集示范点1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3个,新增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438个,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8%以上。
2024年4月3日,龙泉驿区在东安街道中铁国际城推出全区首个碳拾光碳中和小屋,为市民打造垃圾分类“新场景”,带来更加便捷实惠的垃圾分类回收方式。自设立以来,碳拾光小屋便凭借诸多优势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它所处的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居民们往来进行物品回收。区别于传统的回收站点,碳拾光小屋内部环境干净整洁,物品排列整齐。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十分周到,会耐心解答居民们提出的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而且,碳拾光小屋所设置的回收价格与市场均价相同,并且保证绝无鬼称现象,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也正因如此,它在居民当中口口相传,收获了满满的赞誉。
碳拾光:环保减负的践行者
四川碳拾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两网融合便民交投点的建设,如今,龙泉驿区又一座碳拾光便民交投点落地,对于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十分显著。
就拿生活垃圾利用率来说,记者了解到,通过碳拾光便民交投点的合理布局与高效运作,能让生活垃圾的利用率达到 35% 以上。原本可能会被当作废弃物丢弃处理的东西,现在可以被精准分类回收,重新进入循环利用的链条,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让各类资源能够 “物尽其用”。
并且,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往垃圾如果没有进行细致分类回收,很多不可降解或者处理难度大的垃圾混入普通垃圾中,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等处理方式,都会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碳拾光便民交投点让可回收物有了专门的去处,从源头上把控,大大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接下来我们将以首批示范点为基础,在龙泉驿区规划建设一百余座碳拾光便民交投点,同时也会尽快将碳拾光便民交投点投放到更多区域,推进实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增量化”,碳拾光负责人说。
惠民利民,兼职“科普”
活动开始不久,碳拾光便民交投点就迎来了一位顾客。“小伙子,你看屏幕确认一下哈,总共是3.23公斤,现金奖励4.56元,获得16积分,可以扫码领取您的奖励哈!”
居民们把可回收物带到碳拾光便民交投点,不仅能获得现金收益,回收产生的碳积分还可在碳拾光商城兑换商品,实现碳资产变现。家里需要回收的物品太多拿不过来也没关系,登录“碳拾光” 微信小程序,在里面选择好 “回收品类、上门地址、取件时间”,就能预约上门回收了。
碳拾光便民交投点还设置了为户外工作者准备的爱心驿站,配置了饮水设备、冰箱、微波炉、桌椅、空调、小药箱、手机充电器等设备,让环卫工人、快递骑手等户外工作者可以在这里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
据了解,碳拾光公司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龙泉碳拾光小屋已经开展 “践行绿色办公,助推减量分类”垃圾分类专项活动、 “垃圾都去哪儿了 探寻分类奥秘” 以及 “亲清城管在身边,城市管理齐参与” 等系列活动,每一场活动都能让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以及环保相关的知识,提高大家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
现场,记者在碳拾光便民交投点内还看到碳拾光针对环保事业自主研发的《低碳星球计划》立体绘本、《低碳星球》桌游、《无废城市计划》桌游、及“探秘碳足迹”等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实现寓教于乐。其中,《低碳星球计划》是中国首部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游戏解谜立体绘本,荣获四川省科技厅“2022年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该绘本加入大量的漫画元素,通过故事剧情延伸,增加阅读趣味性;同时,作者设计了各类包含丰富配件和巧妙机关的解密环节,增强阅读互动感。
相信随着这座碳拾光便民交投点的落地,龙泉的居民们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色低碳生活中,让咱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一起期待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吧!
(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