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中国DR产业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12-11 15:00 咸宁新闻网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让放射检查项目立项更清楚、收费更明白,也将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在这份放射收费新规中,主要有5个方面的改进和调整。

第一:放射检查立项的分类逻辑更清晰。原则上按照成像技术分类,对于难度较高部位单独立项。

第二:收费立项坚持以检查效果为导向。不以设备参数为立项依据,如普通CT将不再以排数确定收费标准。

第三:促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进入临床应用。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临床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

第四:云影像助力检查结果互认。这将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五:市场公平竞争为放射检查打开降价空间。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更为充分,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多质优价宜的选择,同时检查价格也趋于合理。

在DR领域,有两大技术纳入收费,分别是“动态X线摄影”、“X线摄影(体层摄影按层酌情加收)”。动态X线摄影包括透视、造影等功能。在本次的收费指南中,对X线透视检查,以及胸、腹、盆腔、四肢等普通透视纳入价格构成。而在造影功能中,收费项目包括全消化道造影、T管造影、泪道造影、食管造影、子宫造影、四肢血管造影等。动态X线摄影技术发展十余年,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本轮首次纳入收费标准,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效率和精准性,让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X线体层摄影技术,即三维DR,作为近年来DR领域的新技术,短期内被纳入收费项目实属罕见。X线摄影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检查设备,二维摄片由于透照角度和摆位的局限性,容易导致漏诊误诊。三维DR(CBCT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象,通过三维摄影和三维重建,兼具低剂量优势,三维DR有助于提升诊断的精准性,以及减少多次随访患者的辐射剂量。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在X线摄影成像类别中,还有床旁X线摄影、影像拼接成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等功能纳入收费项目。

过去的20年,是中国DR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2007年,我国DR设备销量仅为720台;2013年,DR销量达到3294台;2015年,DR销量超过8700台;2020年,DR销量已增长到近14000台。与此同时,2022年,DR国产化率继续保持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影像检查设备类别中,DR仍然是目前我国国产化率最高的设备。以联影医疗、安健科技、万东医疗、迈瑞医疗、普爱医疗为主的五大厂商占据了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X线机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DR设备的高速发展还体现在出口额上,2015年-2022年期间,DR设备出口金额从1.62亿美元,增长至6.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2.48%。目前DR设备已出口至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亚、欧洲、非洲、南美等地。

图片4.png 

那么,为何中国DR产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呢?

第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2015年,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政策集中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主要从扶持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购置、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为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巨大机会。2021年,国家发布“千县工程”计划,这是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国策,致力于通过5年,完成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依托于县级医院,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千县工程”计划对医疗器械的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的医疗器械,从上世纪的代理外国品牌设备,发展到20世纪初通过采购部件完成整机组装,以及后期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完成整机组装,走过了一段典型的贸工技道路。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容易被卡脖子,不创新就无法打破外国品牌的价格垄断。因此,国产DR品牌选择自主创新,与临床展开医工融合项目,通过加速产学研的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为产业带来更多创新力量。

第三,中国日益成熟的DR供应链。DR的核心部件包括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在中国,有奕瑞、康众等平板探测器供应商,有凯龙、远志等球管供应商,有睿影、跃龙等高压发生器供应商。国产核心部件已经不输进口,并且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

DR作为影像设备国产化率最高的设备,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企业坚持主创新、日益成熟的供应链加持下,已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行,新智生产力的推动,DR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创新的DR技术也将被越来越多医疗机构认可,造福更多患者。(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