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城乡互动,打好教育帮扶“组合拳”
“到光谷实验小学学习,我们既能聆听到教育大咖的学术报告,又能观摩到老师们的常态课堂,我们收获了经验,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同时被老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感动。”江夏区纸坊东山小学罗欢老师在学习回校后,交流汇报这样说道。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武汉市教育局2024年秋季学期遴选城区优质学校与242所乡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作为城区优质学校与江夏区纸坊东方小学、江夏区金口长山小学、江夏区杨桐小学三所结对,开展为期三年的定点帮扶活动。帮扶期间工作期间,光谷实验小学派出3名管理人员分别到3所学校担任挂职副校长,开展教育管理交流指导工作。同时,派出9名骨干教师每周分别到3所学校开展师徒结对和教学指导活动,全面提升三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同心共力,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结对仪式上,光谷实验小学孔德勇书记表示,3所学校质量的提升,最终还是要依靠各校的老师,要帮助这些老师在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加持下,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激发帮扶对象内生动力,实现“教育共富”,光谷实验小学团队与三所学校一道,推动教育帮扶由“输血式”的帮扶到“造血式”的合作转变。一是3位挂职副校长、9位骨干教师分别与三所对应学校的36位干部和教师签订师徒协议,以促进三校老师的专业成长为导向,开展帮扶指导活动;二是帮扶活动摒弃了以前帮扶送教的模式,以课堂问诊为主要帮扶手段,促进三校老师的课堂质量提升,2个月以来,老师们参与交流及听评课100余节次。这一转变把结对帮扶活动落到了实处,由“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成长,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
同堂共研,变“定向”指导为“多维”研讨
“这个游戏真的太有趣了,在紧张刺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活力。而且在抓和逃的瞬间,我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杨桐小学王小聪老师在参加了送教团辅活动《“抓”与“逃”》后感慨到。在光谷实验小学的帮扶活动中,团辅及教学研讨已成为常态。
各校聚焦课堂,变现场“一对一”的“定向化”指导,为课中与课后、线上加线下、单科与融合的“多维度”研讨方式,全面提升帮扶的实效性。10月22日,光谷实验小学与江夏区三所农村学校通过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同上一堂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光谷实验小学的骨干英语教师叶成老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为三校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节生动的《Festival》课程。各校观摩课堂后,课后开展了线下研讨活动,除英语老师外,不同学科的老师也畅所欲言,就学科融合进行了有效地交流。这一“多维度”研讨形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研方式,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激活了教学研讨的氛围。
同修共享,变“单向”发力为“双向”奔赴
“‘单向’发力的教育帮扶往往事倍功半,无法形成合力”。光谷实验小学袁志博校长在江夏区城乡结对学校推进工作会上这样说道,“我校不断优化校际交流方式,将资源共享和跨校交流当作着力点,多次接待三所结对学校到校交流,推动结对学校‘双向式’交流和发展”。
继9月24日和27日力邀三校参加光谷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国德育峰会论坛及“武汉好课堂”后,10月13日-14日,三校共15位老师受邀到校参加第十九届“名师优课”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将最优质的资源向帮扶学校开放。10月,三所学校多次到光谷实验小学观摩听课、跟岗交流、借用AI教室录课,老师们跨校交流、同修共长,内驱力被充分调动,真正实现了“单向”发力向“双向”奔赴的转变。
教育帮扶的核心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激起奋进之心,赋予受助者自强之力,促使他们从内心树立起脱困提质的坚定信念,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双向奔赴。结对帮扶,互助共赢,光谷实验小学与242结对校一直在路上。(中国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