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抬轿人

2024-11-01 16:45 咸宁新闻网

近期,港股市场表现颇为亮眼,截至2024年10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均达到了令人瞩目涨幅,而科技股及潜在科技股亦成关注焦点。特别是一家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AIoT公司——特斯联,引起了市场的注意。据报道,成立至今,特斯联已成功完成9轮融资,融资规模累计约50亿人民币;估值已超过200亿人民币,在手订单20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特斯联最近三年依然保持亏损,这也引发了一些对特斯联发展前景的关注。

短期战略性亏损,还是短期盈利,科技企业的终极选择

到底是盈利能力不足导致亏损,还是战略性亏损?这是摆在特斯联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特斯联营收分别为12.07亿元、7.38亿元、10.0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3.57亿元。可以看出,特斯联在整个疫情期及经济大环境偏弱的背景下,营收规模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随着疫情结束,特斯联营收开始反弹,2023年营收较2022年提升36.3%。行业知情人士分析,受季节性影响因素,预计特斯联2024年营收不一定弱于2023年。总体而言,特斯联已经具备10亿元级别的规模化创收能力。

亏损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特斯联分别亏损28.28亿元、23.87亿元、8.03亿元、11.28亿元。对此,特斯联在招股书中做出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附有优先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亏损、股份支付开支、研发开支等。

其中,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特斯联优先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亏损金额分别为20.44亿元、13.03亿元、1.14亿元、2.92亿元。同时,由于特斯联于2018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相应股份开支也出现较大波动。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开支分别为1.13亿元、9227.10万元、7339.20万元、4.68亿元。

可见,优先权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占据了特斯联利润亏损的大头。但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本质是其优先权股份在账面上的价值体现。而股份开支,与特斯联实际业务营业无关。这些并非来自于企业经营层面的影响利润的收益,在财务专业上有个专属名称“非经常性损益”。如果要体现一个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就得拿利润总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从而得出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

和通常意义实际的亏损不同,非经营性损益越大,说明公司的发展越好,价值的提升越大。美团、小米、美图等新经济企业上市前都存在大量优先股融资,上市前的财务报告中计入了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化导致的巨额账面亏损。

而在一级市场,以优先股方式融资非常普遍,尤其对于上市前的早期融资而言,由于投资初创企业风险较高,投资人通常会设定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件,通过优先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在财务处理上,优先股会被视为“债务”,影响了资产负债表;优先股对应的公允价值在公司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增值,因为股东没有退出,这部分对股东而言是账面“浮盈”的价值增长部分,在IPO之前就被计为公司对股东的负债,这个过程并没有对企业产生实际的亏损,相反是公司价值成长的证明。

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特斯联经调净亏损分别为9.83亿元、6.00亿元、3.56亿元,呈现出持续收窄的状态。与其同期的收入规模相比,亏损对特斯联发展并不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对于处在创业期的高科技公司而言,适度亏损往往是企业保持高速成长的战略性选择,也就是“战略性亏损”。

战略性亏损基本是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对于一家初创的高科技公司,一方面,亏损是必然的,因为前期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才投入和基础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在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战略性亏损也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保证,这样可以确保对客户或顾客、用户的价格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如果在创业起始阶段为了利润采取保守战略,企业则有可能错失市场机遇、裹足不前,最终被行业淘汰。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目前AI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早期阶段,AI大模型及各垂类赛道的公司仍在加大研发,科技公司高成长性与亏损往往相伴相生,亏损并不会成为特斯联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且,特斯联经调净亏损已经在持续收窄,有望成为业界最快盈利的公司。

高投入回报比,特斯联剑指公域AIoT第一股

同样引发业界讨论的还有特斯联快速增长的估值。有声音指出,特斯联当前212亿估值较天使轮暴增约300倍。事实上,高风险、高回报——在企业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初始阶段,基于其业务呈现出的增长潜力评估下注,并长期陪伴企业成长以期获得高额回报,这是风险投资的基本逻辑。

估值的提升恰是印证企业潜力及投资机构早期判断的最直接体现。明星创业公司,抑或是已完成公开发行的成熟企业、巨头均曾经历或正在经历估值的快速膨胀阶段。以OpenAI为例,日前,OpenAI宣布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6亿美元,该轮融资后OpenAI的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OpenAI成立于2015年12月,最初定位于非盈利性的 AI 研究实验室。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和如今公司的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为OpenAI最初的董事会成员,包括马斯克、AWS、Sam Altman、Y Combinator等人,通过捐赠方式投入10亿美元支持OpenAI。尽管公司并未披露彼时OpenAI估值的具体数字,然而据业内推测,当前1570亿美元的估值8年前相比,已实现了数万倍的增长

与OpenAI类似,字节跳动、拼多多等国内的明星创业公司也曾缔造估值快速膨胀的神话。据每经AI快讯报道,以字节跳动新近发布股权回购价格计算,当前字节跳动估值约在3000亿美元,相较其在2014年6月完成的C轮融资时的5亿美元估值,字节跳动的估值在十年间实现了600倍膨胀。此外,在已上市企业中,多项积极因素刺激下,伴随港股行情的提振,美团(03690.HK)市值亦迎来大幅攀升。当前,美团市值攀升超过1.1万亿港元,较其A轮融资时估值已实现超1400倍膨胀。

于早期入股的机构而言,早投入高回报无疑是一笔好生意。按照投中网此前估算,持有特斯联11.93%股份的和谐系基金,按照发行前市值350亿港元测算将有望实现超80倍回报,即便是以目前21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计算,其回报也已超过45倍。B1轮入股的商汤,按照发行前市值350亿港元计算,则将实现约10倍收益。

于企业而言,对用户负责、为股东创造价值无疑是通向基业长存的不二法门。伴随港股行情稳健向好向好,特斯联的市值表现值得长期关注。

豪华股东团队、明星科学家加持 特斯联迎高速增长期

自2015年成立至今,特斯联共进行了9轮融资,吸引包括VC/PE,产业基金、金融机构或个人的投资,其股东包括中信系产业资本、科大讯飞、京东、金地集团、重科投、深圳福田、南昌望隆、徐州臻心、余姚阳明等,总融资规模达人民币50亿元。

作为成熟的市场化投资机构,光大控股是陪伴特斯联长期成长的机构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曾在证监会任职的光大控股集团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王欧于两年前入职特斯联,担任特斯联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近期中国证监会出台的新规规定证监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最长延长至10年。关于王欧任特斯联董事长是否违反新规规定亦引发部分讨论。然而,这个担心似乎一点必要也没有,从港交所审阅其由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共同签署通过的招股书,再到港交所接受特斯联上市交表这些动作来看,王鸥的过往情况并不会涉及外部担忧的问题,反而其丰富的市场经验会为公司的上市动作做有效助力。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家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国一部分成名已久的民营企业在各自领域发展赛道上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企业自身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当前另一部分民营企业中的后起之秀,也是通过对相关产品的创新研发,成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民营企业不断转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是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结果,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导向使然。一个必然的趋势是我们会见证更多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助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水平竞争,这个结果的促成是需要更多对中国民营经济充满自豪感的抬轿人,而并非中途掣肘看笑话的人。(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