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易车研究院发布《男性车市洞察报告》

2024-09-05 16:23 咸宁新闻网

男性车市:由男性购车用户组成的细分车市

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的推动。然而,自2020年至2023年期间,无论是奥迪、奔驰、宝马等品牌所处的传统高端车市,还是各大车企倾力投入的新兴电动车市场,消费主力均迅速转变为女性用户。众多以往以男性用户为主导的品牌,如大众、本田、丰田、日产、别克、哈弗等,如今纷纷面临挑战,发展步履维艰。

截至2024年7月底,众多在华车企的核心策略仍然深受“男性思维”影响,因此,他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思考中国男性车市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寻找突破之道。

为更好赋能车企、经销商等易车的广大客户,易车研究院基于自身数据优势,尝试撰写《男性车市洞察报告》,内容不足之处大家多指点与批评;

本报告的研究数据以易车研究院的线上调研为主,2023年的总样本量超过6万份,以易车大数据和易车研究院的线下调研数据为参考,2023年的线下调研样本量超1万份;

易车研究院的用户细分系列洞察报告,只含新车市场,不含二手车市场,大家在阅读时要辩证看待调研数据,诸如新车市场的青年用户的减少,不等于整体购车青年的减少,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正涌入二手车市场。

近几年中国男性车市萎靡不振,2023年份额降至61.92%,销量仅剩1338万辆,但绝对值仍仅次于美国车市

过去二十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迅猛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男性用户,尤其是青年男性的支持。在此期间,大众、别克、丰田、日产、本田、哈弗、吉利等众多车企在华的核心战略,都紧密围绕男性用户展开,其研发和产品思维更是如此,都致力于凸显中庸、空间、经济等中国男性购车用户更偏好的元素。甚至有些车企走了捷径,打着家族化的旗号,推出了一系列“同级别”的套娃车,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种现象在全球车市近百年的历史中都颇为罕见。

然而,近几年中国男性车市的市场销量却急转直下。2023年的销量仅剩1338万辆,与2017年的1800多万辆相比,减少了足足四分之一。同时,男性市占率也从2014年的82.77%跌至2023年的61.92%,降幅超过了二十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大量“同级别”的套娃车纷纷暴露出原形,销量大幅下滑甚至停产。

尽管中国男性车市的销量遭遇了大幅下滑,但2023年的销量仍有1300多万辆。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规模仅次于销量达1500多万辆的美国车市。未来几年,如果广大车企能够有效跟上中国男性车市内部结构的演变节奏,那么他们不仅能较好地应对中国男性车市的下滑挑战,还能在中国车市乃至全球车市中占据领先地位。

近十年,中国车市的“男性用户”不知不觉就长大了,从小镇青年变为大城大叔,从小鲜肉变为老司机,但家庭收入水平仍以工薪为主

近十年来,中国车市的“男性用户”群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城市级别的角度来看,2014年至2023年间,四五线小县城对男性车市的销量贡献率从39.03%下降至22.98%,而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主体地位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2023年的销量贡献率已逼近70%,其中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主要以省会、副省级等大城为主。从年龄分布看,2014-2023年35岁以内的青年对男性车市的销量贡献由74.86%大幅降至35.10%,35-54岁的中年用户成为新主体,2023年逼近50%,中国男性车市的大叔形象越来越鲜明;从购车节点看,2014-2023年首购对男性车市的销量贡献由71.04%降至23.90%,换购成为新主体,2023年超过61%,多数中国男性购车用户摇身一变为“老司机”,部分不良4S店想继续“忽悠”男性用户越来越难了;从家庭可支配收入看,虽然中国男性家庭的工薪占比由2014年74.81%下滑至61.88%,但工薪阶层仍然是主体,这使得新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变得更加理性与务实。

仅仅十年的时间,中国车市的“男性用户”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从小鲜肉变成了老司机,从六块腹肌变成了啤酒肚。然而,目前多数车企仍然觉得中国男性车市还没有长大,还是曾经的那个听话的小男生,因此仍然锲而不舍地推进年轻化战略。不少车企与十年前的自己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广大的合资车企。

一方面,“男性车市”整体正在萎缩;另一方面,“男性车市”又在快速长大。这种变化迫使车企的战略调整要与时间赛跑。如果车企仍然陶醉于好拿捏的小男生的传统时代,并聚焦年轻化战略,那么很容易就会遭遇“双重打击”。

由青年变大叔,近十年“中国男人”的用车想法更丰富了,首要购车原因由上下班变为自驾游,但核心关注点仍是价格、品质等基础卖点

近十年来,中国车市的“男性用户”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小镇青年转变为大城大叔,从初出茅庐的小鲜肉成长为老司机,他们的用车需求也随之变得更加多元化。2014年,“中国男人”购车的主要动因是上下班通勤,占比高达64.34%,其次才是代步与商务接待,明显聚焦于“工作场景”。而到了2023年,首要购车原因已转变为自驾游,占比攀升至51.67%,上下班与代步紧随其后,商务接待需求大幅降低,日常更换、接送孩子等家庭用途需求显著提升,更加聚焦于“家庭场景”。这十年间,汽车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全面从生产属性转向了生活属性,人与车、生活的结合愈发紧密。

尽管“男性用户”的年龄层有所上升,但他们依然以工薪阶层为主,对价格保持高度敏感。因此,无论是2014年还是2023年,价格都是购车时最被关注的因素。同时,能耗、安全、品质等基础卖点也始终位居前列。当前,不少车企热衷于智能化营销,甚至孤注一掷,但易车研究院的调研发现,智能化如同操控、动力一样,仍属于小众需求。车企应当重点强化的仍是满足基础需求,避免本末倒置。就像以工薪老司机绝对为主的哈弗H6的用户群体,他们究竟是对智能化需求更为强烈,还是对价格、品质、能耗等基础需求更为看重?长城的研发、营销等究竟该重点突出哈弗H6的哪些卖点?面对宋PLUS、宋Pro等竞品的快速崛起,究竟是抓住了哈弗H6在智能化方面的不足,还是在能耗等其他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未来,哈弗H6在国内车市是继续坚守燃油车市场,还是全面转向节能车领域?以及,节能车的成本控制能否与核心竞品比亚迪相抗衡?上述问题如能有效解决,长城的智能化是否可以更好得锦上添花?

近十年,大叔、自驾游等新特征,共同助推“中国男人”的选购标准趋向大车化、多功能化与节能化,且未来仍会强化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车市男性用户群体从小伙成长为大叔,以及自驾游需求的迅速崛起,购车偏好经历了显著变化。从车型级别来看,尽管2023年中国男性用户购车首选仍为紧凑型车,但其占比已从2014年的59.03%下滑至51.59%,与此同时,中型和中大型车的占比分别提升至26.91%和14.79%,显示出愈发明显的大型化趋势。在车型品类上,经历了从2014年以轿车为主(占比67.28%)到2023年以SUV为主(占比54.09%)的转变,同时MPV的占比也有显著提升,标志着多功能化趋势的增强。从能源形式来看,2014年中国男性用户几乎全部选择纯燃油车,而到了2023年,燃油车占比已大幅减少至67.02%,各类节能车型如HEV、PHEV、EREV、BEV等迅速崛起,“多功能节能大车”正逐渐成为中国男性用户的新宠。

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男性用户选购“多功能节能大车”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强:2023年车型级别越大男性用户的渗透率越高,大型车高达80.22%;车型功能越多,渗透率也越高,MPV的渗透率达到了91.60%。同年,除了纯电产品外,HEV、PHEV与EREV的渗透率已几乎与燃油车持平。未来几年,绝大多数海外车企在华的核心战略仍是推广纯电产品,但它们将如何吸引中国男性用户?

从2022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理想L7/8/9、腾势D9以及问界M7/9等车型的积极试水与迅速成为爆款,不约而同跟上了“中国男生”向“中国男人”的演变节奏,论证了从“经济型入门产品”向“多功能节能大车”升级的趋势。然而,截至2024年7月底,这些产品的整体价格仍高于30万元,仍是多数中国男性用户无法承担的。易车研究院调研发现,主流中大型等节能车的售价完全有潜力降至25万元甚至20万元以内,这意味着围绕男性用户的市场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或将爆发大规模的价格战。对于大众、丰田、日产、吉利、哈弗、长安等以男性用户为主的普通品牌而言,仍存在着巨大的转型与发展空间。

(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