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曹仰锋:紧跟新质生产力,以数智技术铸就企业发展的高韧性

2024-05-15 18:57 咸宁新闻网

5月10日,“2024远东全球战略伙伴年会暨中国管理模式50人+春季论坛”(下文简称“论坛”)在江苏宜兴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管理模式50人+(以下简称“C50+”)主办,远东控股集团、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共同承办。国内外政府代表、众多专家学者与数百位知名企业家共聚一堂,热烈探讨第十七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年度主题“数智驱动 价值成长”。

在今年两会上,“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词汇引发热议。此词重在"新根基上的质量提升",同时落脚于"生产力"的提升。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火热展开,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以科技为导向的经济模式正颠覆旧有形态。任何公司都不应错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机会。

C50+成员、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 曹仰锋

对此,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曹仰锋博士,他在《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韧性企业》的主题演讲中讲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韧性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以数智技术为核心力量将推动企业核心业务转型升级,进而打造高韧性增长的“新动能”。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曹仰锋博士强调了它的三大特征: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并指出这是由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的转型升级以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最优匹配所共同构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质生产力从宏观上来讲,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动能。但是我们很多是来自微观企业,从微观上来讲,我觉得它是推动企业高韧性增长的一个动能。” 曹仰锋博士还将企业分为脆弱性、低韧性、中韧性和高韧性四类,并强调高韧性企业能够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实现持续增长。

他特别提到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崛起,特别是海尔、海信和美的这三家企业的成功。他们正是通过不断的创新、优化管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了高韧性增长,成为了全球化企业中的佼佼者。

打造高韧性增长的新动能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这三家企业之后,曹仰锋博士将他们的高韧性优势总结为三个方面:数智技术推动核心业务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业务加快发展,培育高韧性增长的“新引擎”;以管理创新推动平台组织持续变革,塑造高韧性增长的“新模式”。

“这三家公司为了保持持续增长,他们广泛利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数智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这就是把数据做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构建数字生态系统,为用户创造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曹仰锋博士还具体解释这三家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对“新型数智技术”的利用。

同时在创新主旋律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曹仰锋博士讲到海尔、海信与美的坚持以创新为动力,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同步推进,注重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平衡发展,发挥每位员工的创造潜力,并全方位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高韧性增长与数字化能力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增长,数字的增长能够让企业在成长当中解决问题,一旦停止增长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曹仰锋博士指出,企业要实现高韧性增长,需要提高数字应用能力,调整自身的战略和运营模式,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

最后,他强调了新质生产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并呼吁企业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他的发言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