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依文集团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产业 持续探索手工艺产业振兴之路

2024-04-01 17:19 咸宁新闻网

手工艺不仅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匠心,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作为行业知名企业,依文集团深刻洞察这一发展趋势,深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依文集团采用多种方式助力民族特色手工产业的发展,持续探索手工艺产业振兴之路。

“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图腾、纹样,它们或存在于民族歌谣中,或存在于民族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或存在于日常生活用具中。它们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各民族独特的美学符号。将这些民族璀璨的文化图腾保护并传承下来,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长期致力于民族纹样保护工作,对此深有感触,通过持续数字化赋能让民族手工艺走出深山走向都市甚至世界。

资料显示,多年来,夏华带领团队已走遍中国10余个省份、30多个民族地区,在贵州、内蒙、青海、云南、甘肃等地区,140多个贫困村落,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集纳25000多名手工艺人、8900多种纹样。

当前,通过数字化赋能,在各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绣娘们经过培训后进入数据库,与全球设计师合作,将民族纹样和传统手工艺融入时尚元素,转化成市场需求的国货潮品,融入现代生活。

据介绍,2023年,依文集团在毕节织金落地了依文·中国手工坊苗绣数字化产业基地,帮助绣娘在数字化平台上对接订单。当产业基地投放以后,绣娘们在现场边绣边卖,珠藏镇绣娘第一天就接了一个16万的订单,实现了“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富了家”的目标。

此外,依文集团正式启动“深山集市”铸造手工艺市场化平台,助力传统手工艺走出大山。2023年4月6日“深山集市”总部落户贵州,在贵州青岩寻坊打造特色国潮街区,将民族手工艺与文旅场景相融合,形成“文旅+产业+工坊”三位一体的新消费、新体验,绣娘们在工坊里边刺绣边销售,游客们在街区里边体验边购买,让深山绣娘的产品走进都市生活。

依文集团还不断带领绣娘们走向国际舞台,致力于让民族文化品牌走出村寨,让中国民族手工艺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时尚美学。

近些年来,依文集团正不断探索走出一条手工艺数据化、时尚化、IP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振兴道路,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