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佳木斯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约共建国家农高区

2023-11-10 21:20 央广网

11月9日,佳木斯市副市长王继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坦分别代表双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实质推进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和佳木斯农业全域建设。建三江农科区管委会主任李庆飚,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宇鸿,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农产品加工所、作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并座谈交流。

佳木斯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约共建国家农高区(央广网发 张明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3月1日,直属于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副部级单位,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每年承接国家级农业科研项目300余项,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签约仪式上,建三江农科区管委会主任李庆飚详细介绍了佳木斯国家农高区批复建设和发展优势等情况,从五个方面重点推介农高区:一是农业资源优势,包括耕地面积、智能农机总动力、粮食产能等。二是产业结构,包括一二三融合发展情况。三是科技优势,包括孵化器、工作室、创新空间搭建情况。四是企业规划,包括农高区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的现状和需求。五是介绍农高区空间布局,包括“四区三高地”等建设情况。希望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人才、科技、成果、产业等方面为农高区蓄力赋能,助力佳木斯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建设发展。

王继武副市长介绍佳木斯市的发展,表达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农高区的强烈意愿,重点提出了农高区的“三个方面需求”,即佳木斯农高区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技术支持和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需求;农高区黑土地保护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同时,给予中国农业科学院“三个方面的保障”,即农高区将依托科创中心为平台,保障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专家进驻农高区的生活和工作;农高区提供满足科研需要的建设用地和试验用地,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用地和试验示范保障;农高区提供政策支持和科研资金支持,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高区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宇鸿、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张继宗、加工所副所长王海峰、作科所副所长马有志分别对农高区创建需求进行了回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坦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与佳木斯市、佳木斯国家农高区的合作,将积极为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注入新动力,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科技支撑粮食产能体系的问题,依靠科技提单产,解决粮食安全,切实完成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行动;二是解决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黑龙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储备,围绕种子、耕地、生物安全、智能农机装备、绿色低碳和乡村振兴六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双方签署共建国家农高区协议(央广网发 张明 摄)

孙坦副院长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王继武副市长代表佳木斯市政府,双方签署共建国家农高区协议,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包括“一站、一平台、一中心、一园区、一基地”,即,共建专家工作站、共建农高区科技创新平台、共建黑土地保护研究发展中心、共建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佳木斯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交流基地。

实地考察(央广网发 张明 摄)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