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平:以跨学科协同创新与产学研融合助推技术迭代与产业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能源和储能技术革命。其中,储能电池从生产到退役的绿色循环,已成为确保环境和锂资源可持续性的重要议题。在这场变革中,涌现出一批创新协作、勇于奉献的科研工作者。
钟发平的学术与科研旅程从中南大学开始,经过武汉大学,最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完成了他的博士后研究。1995年,年仅29岁的他便被提升为中科院的正高级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绿色二次电池、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化学混合储能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开发。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思维为他后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依托钟发平个人专利和产业化推动,我国成功建成了第一条关键材料——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生产线。这不仅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封锁,更为我国二次电池产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钟发平博士来说,这只是开始。2009年,钟发平发起成立了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也是我国在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储能材料领域的唯一国家级研究中心。在这里,一系列的储能材料基础性研究和推广应用得以顺利开展,并成为了绿色二次电池及储能材料工程化开发的重要基地。
从“研究开发”到“工程化”再到“成果转化”循环往复,螺旋式攀登。钟发平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倡导跨学科协同创新,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2023年,钟发平被委任为湖南省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集群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深圳市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为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共享个人智慧。
近期,他主导的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多金属联产新工艺示范中试平台项目”入园合同》,据了解,该项目聚焦锂云母提锂和退役电池回收利用,依托锂云母精粉&电池回收黑粉材料多金属联产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具有多金属联产、高锂收率、低能耗、低渣量、低水耗的创新工艺,可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有效解决退役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职业健康危害,助力构建从自然矿山(锂矿提锂)到城市矿山(电池回收提锂)的产业闭环。
正在打造“电池之都”的郴州,氧化锂储量超50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能源高地;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储能材料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领域的首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此次“入园项目”的落地,对于推动绿色锂云母提锂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开发,提高锂资源利用率,解决能源回收难题和痛点,保障储能产业链稳定,具有重要的行业价值和社会意义。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