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IQ发布《2023年中期全球消费者展望》:揭示5大新兴全球趋势
近日,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发布《2023年中期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显示,全球消费者仍受到生活成本增高的影响,但通过理性消费和储蓄策略,消费者压力得到一些缓解。同时,报告从宏观经济状况及预测、消费者格局和消费意向,以及零售商、制造商和品牌方的风险因素这三个维度进行调研,总结出未来12-18个月值得关注的5个新兴全球趋势,为企业探寻增长之路提供借鉴。
报告指出,消费者格局相比上一年发生了轻微变化。消费者虽受到持续增加的生活成本的经济压力影响,他们已成长为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以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外,由于认识到通胀的长期影响,奢侈性支出被理性压缩,转向加大基本生活支出和储蓄;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复合效应仍让消费者对未来保持谨慎乐观。
趋势一:认识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
全球范围内,消费品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但增幅减缓。同时,消费者支出增加,但购买的数量减少。报告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生活成本的增加,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困难(这一比例在2023年1月为74%)。此外,由于过去两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消费者购买同样产品的支出比2021年增加了18%,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全球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占比38%,其次为公共事业费用增加(20%)和经济放缓(18%)。
趋势二:消费者的应对能力逐渐增强
对许多人来说,过去3年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已为消费者的适应能力带来了新的提升,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对预算、价值的关注将持续加强,并作出权衡。具有适应能力的消费者会加倍努力控制支出,他们已经找出更加精打细算的方法。
多个消费者数据指标也描绘了逐步复苏的画面。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在2023年底前会变好。此外,边境的重新开放和旅游业的反弹,缓解了几年来游客减少带来的困境。
趋势三:精打细算的消费时代
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消费者将继续以家庭内部需求为优先级,专注于基本需求,并延续在过去3年中占主导地位并帮助他们应对变化的购买模式。预计在未来一年里,食品杂货、公用事业、房租和交通费等必需品将占据更大比例的支出,而消费者计划在外出餐饮和娱乐、外卖、服装和家装方面减少支出。
32%的全球受访者计划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在食品杂货和家居用品上花费更多,这是增加支出最大的领域,其中,支出增加最多的为新鲜蔬果(33%)、其次为生鲜肉类(27%)、健康护理(26%)和乳制品(24%)。在消费策略上,选择经常去折扣店或低价零售商购物、专注于必需品,以及购买促销商品的消费者占比最高,均达32%。
趋势四:自有品牌的持久影响力
过去24个月来,自有品牌的持久影响力已经显而易见,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市场上其他品牌的销售增长。多年来,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产品质量的看法逐渐改善,其提供的价值使它们越来越受到青睐。根据当前的发展轨迹,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在未来10年内可能占到所有食品杂货销售的25%,为那些认识到这种新的结构性转变的厂商提供独特的挑战和机会。
趋势五:超越价格的增长
未来18个月内全球共同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消费者继续为较少的产品花费更多的钱。虽然销售额增长强劲,但实际销售的产品数量在大多数地区连续几个季度都有所下降。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的价值销售增长了15%,而销售量下降了3%。因此,数据变得越发重要,有效地利用数据将有助于赋能战略决策,帮助品牌在超越价格的增长杠杆上推动增量消费场景。
报告建议,在为2024年及以后制定计划时,监测未来的增长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并制定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至关重要;同时,了解消费者将如何应对上述提到的五个新兴全球趋势,并制定相应策略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成本的挑战,将成为企业未来增长的推动引擎。
关于2023年中期全球消费者展望
该报告洞察来源于尼尔森IQ在2023年6月到7月针对全球23个国家16,000名消费者的在线调查结果,所覆盖区域包含中国、亚太、欧洲、拉美,中东、非洲及北美。
关于尼尔森IQ
NIQ是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致力于提供对消费者行为最全面的洞察,并揭示新的增长途径。2023年,NIQ与GfK完成合并,两家极具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导者实现整合。NIQ凭借全面的零售解读与消费者洞察,通过卓越的商业智能平台和分析工具, 传递市场全貌(The Full View ™)。
NIQ属于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的投资组合公司,业务遍及逾百个市场,覆盖全球90%以上的人口。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