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剑指“国际化”,威海标注未来新高度!

2023-07-05 15:50 大众网 王珏

什么是“体现世界水准,展示中国气质、山东魅力、威海特色”的国际盛会?

6月12日至18日,第二届威海国际周举行。威海,以国际周之名,再次聚焦世界目光,为服务“大抓经济”主要任务、迈向国际化城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探索更多经验,创树更多亮点。

国际化造就高质量发展精彩蝶变

城市崛起,品牌助力。一座城市的崛起,必定离不开城市品牌的“符号效应”。城市品牌的崛起,则依赖于专业高效、深度聚合的传播表达。

威海是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是优势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为进一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推动威海由开放城市迈向国际化城市,2018年2月,威海提出“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蓝图,全面启动城市国际化建设工作。

为理清工作思路,搭建城市国际化顶层设计,威海市积极寻求城市国际化专业支撑,对接国内高端智库和专业机构,睿智谋划威海特色的国际化订制策略;各级各部门、社会各层面,立足威海实际,创新思路,细化措施,发挥职能。可以说,威海的城市国际化战略体系是在领导思路、各部门建议、民众意见、专家智慧以及国际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吸纳了国际城市评价体系和标准,结合了威海专精特色和发展状况,针对威海发展长板和短板研究制定的,是属于威海的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

顶层设计引领,以点带面突破,威海先后印发城市国际化战略推进工作方案、实施纲要、行动计划、指标体系等指导性文件,编制了对标指导手册,出台了《威海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把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理念、国际化的标准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与世界紧密相连。

在此背景下,向着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阔步飞奔的威海,如何借力讲好威海故事、展示城市发展成果、融聚世界力量,为城市进一步追梦圆梦实现关键一跃?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去年,威海以全球视野、开放眼光眺望城市前路,不断放大坐标,领风气之先、聚发展之势,前瞻性打造的首届威海国际周成功举办,给出了其中一种可能性。作为国内首个集中举办的城市国际化主题系列活动,国际周期间,多元文化、创新思想、智能科技在威海集聚融合,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国际化元素亮点纷呈,构筑起充满生机、开放进取、品质卓越的威海。

今年是威海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得益于六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国际化的视野、思维、理念、标准逐步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城市品质内涵进一步丰富,对外合作空间有效拓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二届威海国际周相比首届更自信,准备更充分,规格更高,影响力更大。

第二届威海国际周期间,威海屡屡上演高光时刻,向世界展现了拥有更强吸引力和辐射力,以及独具一格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新形象,一大成功之处正是将城市品牌积淀与国际化所进行的深度融合。体现威海特色、顺应国际潮流的国际周活动围绕重点多维叠加,全方位集聚国际要素,打造了城市的不同立面,“蓝色活力之都 全球投资沃土”城市国际化特色品牌输出和传播声势持续扩大,与世界握手联动、共促共赢的机遇前所未有,可谓厚积薄发。

发展之“势”转为国际竞争之“能”

站在更加开放的平台,面对活跃的国际贸易、资本的双向流动等带来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各大城市竞相斗艳下,要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拥有把脉全球经济、引领发展浪潮的国际话语权,充分发挥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长板和优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之中,威海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从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的高度谋划,发挥核心优势、放大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通过建设开放之城、海洋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打造具有国际要素集聚能力、全球目光吸引能力、国家对外战略承接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具备专精特色的“蓝色活力之都”,把不可多得的发展之“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之“能”,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为推进国际化进程铸就了坚实的底气。

“经略海洋”特色显著,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让奋进步伐更加稳健。无论是资源禀赋,还是产业基础,海洋都是威海当之无愧的最大优势和特色。发挥海洋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产业拉动、通道枢纽、合作机遇作用,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不断增强蓝色经济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带动作用、积极抢占海洋碳汇领域发展先机、谋划蓝色文化对城市精神的引领塑造……在不断拓展的向海蓝图中,国际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海洋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威海在新一轮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日韩对接优势明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创新动能让产业优势更加凸显。从“借韩兴威”到“四港联动”,从“深耕日韩”到“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瞄准“大市场”“大平台”“大通道”建设,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威海推动实现与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产业协同合作和联动发展,逐步构建起面向全世界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抢抓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机遇,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对外经济合作走深走实,实现了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突破。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城市建设不遗余力,让城市形象更有魅力。宜居是国际化的前提,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独特源泉。通过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最积极的生态建设、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威海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人居领域的国家级荣誉基本囊括,宜居品牌享誉海内外。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原生态生活服务环境,被海内外朋友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宜居宜业”早已深深融入威海的城市气质之中,不仅利于释放城市发展潜力,更是关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市民幸福感增强的民生福祉。

政府服务意识强,社会管理获得普遍认可,让善治内涵更加丰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威海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对标国际标准打造更加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治理体系,不仅让企业、人才留下来,更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投资创业者放心安心舒心。从城市国际化调查问卷中来看,有超过90%以上的企业和市民对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表示肯定。从城市国际化市民和企业调查问卷情况看,公众对威海城市治理、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供给、食品安全、教育医疗环境等给予了高度认可。

有理由相信,一个资质不凡、敢闯敢试、意气风发的城市,自带“强磁场”,能够形成强大“向心力”,自然能赢得更多合伙人的倾心和尊重。对生活在威海的人来说,这里是幸福之所;对来到威海的人来说,这里让其流连忘返;对尚未来到威海的人来说,这里让他们心向往之。

内外兼修,软硬兼具,威海再出发

聚焦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再向深处推进。6月16日,威海举行第二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作为本届国际周期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活动之一,总投资222亿元的42个优质项目“牵手”威海,其中包括7个过10亿元项目,11个外资项目,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跨境电商等行业领域。

从宏观角度来看,签约项目总体呈现体量大、前景好、创新性强、绿色环保等特点,对威海优势产业体系补强、创新产业体系发展及弱势产业体系提升起到了重大带动作用。

“老朋友”持续深耕扩大投入,“新朋友”果敢出手强势入驻,威海机遇受到普遍关注与垂青的背后,与威海积极抢抓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引成效、厚植经济发展优势密不可分。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今年上半年,威海市招商小分队的足迹已遍及日韩、欧美以及国内北上广深等多个国家和城市,接下来,还将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开展专题性的、专业性的招商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引进跨国公司、央企、500强企业及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企业来威投资发展,同时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参与经济建设,以高水平招商引资加速威海产业聚集,拓展市场边界和经济版图。

本届国际周期间,不仅有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企业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第六届中韩创新大赛、中韩(威海)跨境电商购物节、高新材料产业链推介大会、韩国铁器时代协同组织走进威海、中韩食品营养健康合作交流会等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活动,达成实质性产业合作;同时还有2023中国威海HOBIE帆船公开赛、威海南海新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三届“龙腾齐鲁”龙王争霸赛、Coffee Time中澳师生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毕业季中外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威海—英国友城“自然与人”主题摄影展、中俄青年艺术设计大赛等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友城交流等各领域的国际化活动相继举行,国际人文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和普遍,促进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有利于威海在教育、文化、医疗、旅游、语言环境等方面对接国际标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社会各界、国际友人及广大市民对本届国际周反响强烈,积极建言近百条;省市级媒体全面报道、深入解读,很多意见建议务实可行、见解深刻,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威海国际化发展的真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接下来,威海各级各部门将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态度和井然有序的推进安排,充分借鉴吸收已有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城市国际化建设取得实打实的发展成果。

好消息接连不断,威海传递出明确可信的信号:及时倾听、了解国际各界的声音,与现有及潜在合伙人保持对话,打消顾虑,稳定预期和信心,使其看好威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市场前景,感受到内外兼修齐发力、软硬实力兼具的城市发展韧性。

向最优者学习、携最优者同行、跟最快者赛跑、与最强者比拼,打开更高水平开放之门,威海的国际化故事还将续写新的篇章。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