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的地理空间,看古城风流云散》用地理解析汉字起源
“读一个字就了解一个城,了解一段地理历史。”《汉字探花》系列丛书的《在汉字的地理空间,看古城风流云散》部分将汉字义理解析与地理历史融合、让汉字探析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环境中的解析方法,最近引起讨论。该书由中国当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汉字的地理空间,看古城风流云散》部分则是以地理人文、地理山形、地理区域、地理通识为脉络,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地理名词为节点来解析的汉字起源与发展,以汉字为根本,讲述古代名城名山名都城的故事。
“汉字的美,汉字的意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而这么些年我却发现,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字却知之甚少。在图书馆,研究汉字的书籍总是会躲在角落里蒙尘,借阅者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与解析汉字的表达方式有关,工具字典类的书籍确实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表格化的内容除了专业人士有需求时会翻一翻之外,平常不大会激发起人的兴趣。” 《汉字探花》系列丛书作者刘伟鹏表示,目前市场研究汉字的书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甲骨文字典类的,一类是儿童读物类的。前一种权威、专业,但缺少趣味性;后一种形式花哨、内容非富,但严谨度不高,内容太浅,也经不起推敲。年青人中汉字研究爱好者想找到合适读物很难。如果写一本既有趣、又有用,内容权威、可读性又强的汉字研究书籍,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此后经过长时间思考,刘伟鹏决定以“汉字里的中国战争”、“汉字里的中国家庭”、“汉字里的中国都朝”、“汉字里的中国颜色”、“汉字里的中国风物”、“汉字里的中国刑法”、“汉字里的中国农务”、“汉字里的山川河流”、 “汉字里的自然地理”为结构脉络,对每一个字的解析都用历史知识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做到一字为一史,一字一故事。“不再将汉字作为单独的使用工具去理解,而是将汉字的发展与历史故事、古籍知识,山川地理等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为汉字创建更立体的形象,多维度展现汉字之美,这对提升读者兴趣,加深对汉字的理解等方面是有意义的。”刘伟鹏补充道,这好比小孩子不喜欢吃药,就需要把药放在更多的引吸他的东西里面,让他自然吸收,自然渗透。
《在汉字的地理空间,看古城风流云散》是以地理为主题,用古往今来的名城名山为脉络,从汉字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名城名山兴旺与凋敝的历程,以及其原因。“读一个字就了解一个城,了解一段地理历史,这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
刘伟鹏以洛阳为本书开篇。他称洛阳为跳跳都。“仅周一朝,就发生过两次迁都洛阳事件。加上东汉、魏、西晋、北魏以洛阳为都朝,隋唐以洛阳为东都,延至五代、北宋,迁都开封。我们发现,建都迁都,迁都建都,地处洛河之北,洛阳像一个跳跳子一样,总在是建都与迁都之间跳来跳去。”书中解释了王朝选择洛阳、王朝放弃洛阳,是为什么、洛阳的优势在哪儿,洛阳的劣势在哪儿、谁助推了洛阳的衰败等问题,从“洛”字出发,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解释。
对于近来电视剧中的网红地点“秦淮”,书中也以“秦淮风流”为题专门写解释了“贡院为什么就在旧院的对面?”“贡院为什么与旧院相辅相生?”“旧院从时候起从一干风月场所中脱颖而出的?”“天下旧院何其多,为什么独独秦淮旧院最有名?”等问题,整篇以才子佳人为主题,包含性元素,充斥着精神和肉体自我放逐等故事,从故事可以看到,秦淮这样一个香艳的名字里面,还有更具力量的东西包含其中,旧院的酒肆寓所和游船街头,不只有爱与欲的喧谑,还有思想的交流;古代城市一贯的秩序特点在那时被一群客居游荡的群体打破;“庙堂”式的思想空间之外,还有一个自由的公共思想地带在活跃。
再比如“水浒”这个地名,书中详解了“水浒”一词的真正含义。从诗经《大雅•绵》篇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开始,讲到商周时期周部族与周边戎狄的关系,再到农耕环问题,直到周王朝的建立。寻找周原水浒的背景、寻找出路和安身之地,古公亶父带领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一条出路的过程,在《水浒传》中,宋江和他的群体同样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书中对于“江南”“川蜀”“阴山”“襄阳”“祁山”“陇西”“赤壁”“终南山”“隆中”“九州”“黄龙府”“金陵”“琅琊”等大家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地名,都以汉字为核心,对其形成、发展历程以及繁华、衰亡之路进行了通解。可以说,“从一个字的解释,就看到了一座城的变迁”。
此外,书中还解答了一些大家在读古代图书资料时可能存在的疑惑,比如“古人没有导航,出行靠什么识路?” “没有计步器,古人如何计算行程?” “没有航海器,江河湖海中怎么辨方向?”这些与“行路难”相关的地理知识也在书中一一有讲述。在“地的图”一篇,作者写道,“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个疑问,古时候没有卫星,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人行军打仗、扬帆远航,都拿出地图作参考,可是在那样一种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信息获取手段较为原始的情况下,地图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他们是靠口授心传的概念获取还是靠用脚走用步子量的方式来确定边界?这样画出的图倒底准不准确?”围绕这些问题,作者对古时地图上画什么?重点强调什么?哪些需要淡化?哪些要划出去等信息与政治经济、综合实力和国情民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考量,再逐一说明。刘伟鹏在书中得出结论:地图里包含意图的表达、雄心或野心的表露,还有决心的显示,以及暖昧关系、纠缠关系的呈现。它是群体与群体关系的界定,是地域观和文化观展示,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博弈的结果。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