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乡故园的设计竞赛揭晓最终大奖
3月22日,由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黎乡故园——海南昌江乡村建筑改造设计竞赛”拉开大幕,在两个月的赛程期间,我们从昌江最为人熟知的名片——黎族文化、木棉之乡出发,深度感受了这片海岛腹地丰厚的生态与人文资源,当昌化江、霸王岭、棋子湾、木棉梯田等形象逐渐变得熟悉可亲,我们也迎来了这场设计竞赛的最终章。
5月30日,在“海南十大最美海湾”之一的昌江棋子湾,从156份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的6个设计分别代表着六个地块的优胜方案,通过现场讲演的方式角逐出了最终的最佳设计大奖。
决赛现场 / 摄影:Simon©ZSDC
决赛上半场,参赛编号为MS0300、MS0067、MS0073、MS0302、MS0517、MS0040的6组选手分别作为尼下村口、大章小学、尼下小学、大仍小学、大章居民区、七叉小学6大地块改造项目的优胜团队,通过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的讲演,详细阐述了设计的创意和细节,呈现了一场关于乡村建筑改造设计的创造力交锋。最终,参赛编号为MS0517的选手凭借“大章居民区改造项目”的设计拔得头筹,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最佳设计奖效果图 / 图片由泛式建筑提供
最后,现场还举办了一场思想聚会,五位专家评审与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增荣围绕乡村振兴与昌江旅游发展,呈现了许多精彩的观察与思考,为本次竞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思想聚会现场 / 摄影:Simon©ZSDC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土人设计创始人、首席设计师俞孔坚认为乡村振兴是一把钥匙,它解决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乡村振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合观察、研究并介入乡村发展的长期经验,俞孔坚觉得乡村振兴是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高版本,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的生态价值转化。基于此,乡村所要提供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被俞孔坚总结为“望山生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活。
而关于昌江的旅游发展,俞孔坚则认为一定要谨慎开发、有限制地引入产业。
王亥
跨界设计者、城乡策划设计主持王亥提出了对当下乡村发展困境的思考:谁是乡村的主人?是把乡村再城市化,还是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去逆城市化?
在王亥看来,乡村的人离开了,不再回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于是城市人就变成了外来者,总是把乡村视为他者。所以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更新,吸引人回流到乡村。具体到策略的制定上,王亥认为需要务实地去量体裁衣、重视节点的开发,“把钱用在刀刃上,招几个好品牌进来”,以点带面,而不是着眼于过于宏大的蓝图,在王亥看来,这才是最佳的策略。
赖国平
行李旅宿集团创始人赖国平以民宿行业从业者的视角探讨了关于旅游产品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
一方面,他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无论显性与否,新的建造都不应该以侵略性的姿态介入其中。另一方面,如今几乎每一个县域都在做民宿,都希望能考虑得更全面,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越是偏远的地方越应该争取最有消费力的群体,赖国平觉得首先应该做最重要的事,“可能走完这一步,第二步随即也就有了”。
谈及昌江的旅游开发,赖国更是表达了对海南腹地旅游发展的期待,尤其是对热带雨林资源的使用,他觉得更需要在建设之前广泛地寻找内容开发的团队,“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来这里玩什么”。
尤扬
AssBook设计食堂联合创始人、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发起人尤扬结合社区营造的经验分享了对乡村振兴的思考。她觉得乡村可能更缺的是一个运营提案,空间的成长则是下一步的。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政策层面去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一个系统,去支持回流乡村的人在乡村创业、生活,乡村也可以是这些新乡村人的乡村。
基于这种观察,尤扬认为许多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创造者,他们去到乡村后,能够通过内容的生产吸引更多资源。
陈国栋
無名营造社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陈国栋和团队长期扎根乡村进行大量实践,他感受到乡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场,需要回应的问题特别多,所以当下的乡村需要一些社会层面的容错性,需要带着包容心去看待地方的实践,乡村的实践应该被放置于更多元、更多路径的讨论之中。
吴增荣
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增荣对昌江以及本次竞赛聚焦的七叉镇的自然与人文风貌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他表示,七叉镇拥有黎族文化、木棉花、百年芒果、霸王岭、昌化江畔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在昌江形成的以“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四大主题旅游活动为主的全域全季旅游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民宿产业滞后导致游客过夜率低的现实问题。昌江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举办本次竞赛,对外展示昌江在文旅发展方面的决心与态度,并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的更多力量推动本次赛事设计成果产业化,赋能七叉文旅产业发展,将产业促发展的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至此,这场关于“黎乡故园”的设计竞赛也就正式落下帷幕了,决赛现场除了精彩的方案讲演和思想聚会之外,也同步展出了6个地块的更多优秀设计作品。竞赛虽暂告一段落,但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畅想并未停下,从设计到落地,再到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的汇集,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我们也将继续观察并深入相关的实践中去。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