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迎来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驻!

2023-05-08 16:37 咸宁新闻网

5月8日,由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苏州市相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相城生态文旅集团主办的“非遗传承”主题活动在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成功举办!

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原巡视员、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相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屈玲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燕君、苏州工艺美院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柳建华、相城生态文旅集团董事长陶可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以及80余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企业家代表和非遗爱好者出席本活动。

非遗专题讲座,共叙当代价值

当年代表中国率团到联合国将二十四节气申报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马盛德先生,与“双中心”建设中的相城非遗发展有着“一期一会”之约。此时,在艺术气息浓厚的阳澄湖畔,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讲座。

马盛德从非遗的现实意义、创造性产物、文化认同价值、非遗的历史、文学艺术及科学价值、可持续发展重要资源等维度,分析和认识了非遗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他指出:“非遗保护的关键核心就是通过非遗所体现的人类创造力和文化的多样性,为当下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供经验借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非遗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强调:“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建立在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雄厚基础的土壤之上,这样才能使文脉传承有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项目宣传推介,助力产业招商

活动中,对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项目进行推介。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依托阳澄湖的生态和文化基底,以“国际匠心传承地·江南艺术新蟹乡”为定位,围绕游、艺、集、味、乐、造、宿、传八大主题,高水准筹建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阳澄湖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阳澄湖1971仓坊、非遗大师院落等12个非遗手作项目以及阳澄渔谷、喜溪民宿、河湾酒店等6个配套服务项目。计划通过3-5年时间,打造一个集非遗手作、文化体验、美食度假、亲子娱乐于一体的乡村度假目的地,成为“红色胜地、手作潮地、舌尖福地”,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欢迎各位非遗传承人扎根消泾,开展采风创作,孵化培育非遗新业态,欢迎世界各地游客到消泾休闲度假。

延伸拓展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随后,现场还举行了消泾村非遗文化顾问聘请仪式、“相城区非遗手作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为进一步加强与优秀非遗大师、高校科研机构、艺术企业合作,引入非遗作品,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将入驻1971仓坊项目,在非遗展销、文化创意、数字文旅、产业孵化、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重点合作。

近年来,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开发建设阳澄湖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设置相城廿八匠展区、国际艺术展示区、艺术临展区、艺术衍生品区,长期展览姚建萍苏绣作品、蔡云娣石雕作品、考夫曼当代陶艺展览等非遗手作,相继举办“相遇·匠心·传承”手工艺展、日本竹编花器、 “在手作村逛京都器物店”云直播、“时间与空间”法国当代绘画展等专题展览。阳澄湖1971仓坊正在扫尾施工之中,未来将致力于打造青年手工艺人和青年艺术家的孵化基地,文艺复合消费的灵感创意空间,将成为国际手作艺术交流典范项目和文化艺术乡村振兴江南范式。

相城作为“中国民间工艺之乡”,大力推进非遗保护与发展工作,挖掘整合民间非遗手工技艺资源,擦亮“相城廿八匠”非遗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相城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正加快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手工艺集聚地。本次活动,为非遗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各位领导专家、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关心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推动区内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陶可妍 施晓明)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