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绿色未来 2023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高峰会在京举办
4月22日,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主办,中国绿发会绿色企业工作委员会(简称“绿工委”)、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全球绿色发展大会系列——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高峰会”在京举办。高峰会以“绿色经济 智慧能源”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谋低碳创新之路,共话绿色发展未来。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国绿发会创会理事长胡德平,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国务院参事、中国绿发会理事长谢伯阳,腾讯云能源行业总经理王磊,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兆军,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等领导和企业嘉宾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国务院参事、中国绿发会理事长谢伯阳首先致辞,他表示,在双碳目标的指导下,绿色发展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企业作为实现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关键的市场主体和主要参与者,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次高峰会的召开,旨在汇集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力量,共同响应和落实党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携手共建生态文明。
腾讯云能源行业总经理王磊在致辞中提到,企业在国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具备着双重使命,既要维持日常生产,又要引领绿色低碳。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中国企业发展的新格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腾讯积极置身于全球能源数字化和低碳社会的建设,专门成立了智慧能源业务,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助力企业和合作伙伴抢占产业数字化的制高点,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新动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以《低碳城市与数字化》为题,对城市共性三领域的减碳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实现这个路径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期,到2025年前实现人均碳达峰;第二阶段是关键期,到2030年实现电力系统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至25%以上;第三个阶段是决胜期,2030-2040年实现交通与产业碳中和,这样的话全国到2060年就能实现碳中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做了题为《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机遇》的报告。他指出,随着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绿色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更加凸显,产业的低碳化改造,低碳产业对高碳产业的替代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要牢牢把握住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绿色动能。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应当从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节能降碳增效、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提升和绿色低碳政策等九个方面着重发力。
国家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分享的主题是《中国生态问题与对策》。他指出,我国生态环保任务任重道远,最突出的问题是“三个没有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改变;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环境事故与违法案件多发频发的态势还没有改变。重点要强化五个政策措施,一是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现代气候政策的体系。三是强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加快领导干部环境责任制度化建设。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法制。五是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许进作了题为《绿色发展与企业责任》的内容分享。他指出,绿色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其发展必须与国家的发展相向而行,既要承担政府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又要承担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原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霁红报告内容为《国家电投研究院在绿色低碳创新方面的成果分享》。他介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目前是全球最大、拥有最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的综合能源集团,通过提供清洁的电力方式为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电投研究院非常重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并取得很多重要的创新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能源行业加快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绿发会绿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恩忠在《勇当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主题讲话中指出,作为中国绿发会二级机构,绿工委一直坚持中国绿发会绿色发展的行动理念,勇当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先知先觉先行,用实际行动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觉醒。并详细介绍了绿工委所做的工作。
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唐人虎做了题为《碳中和综合方案助力地方低碳转型》的报告。他指出,目前落实“双碳”目标中存在“四大误区”。一是盲目去工业,尽管工业是碳排放大户,但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需要兼顾转型发展需求。二是追求过小尺度的碳中和,“双碳”是一个整体概念,需要在相对宏观的尺度讨论。三是盲目快速减少煤炭和削减煤电,煤炭目前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盲目快速减少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四是减碳全靠碳市场,仅靠碳交易一种政策手段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只有配合碳汇及CCUS等负碳技术才能大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兆军做了题为《“天枢”能碳数字平台赋能低碳发展》的内容分享。他介绍,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的二级单位,以行业领先的“三网融合”数字化平台为运营基础,协同内外部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智慧能源产品与服务,构建“能源物联网+消费互联网”的全新产业生态,致力于成为一家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的综合智慧能源科技公司。
与会的《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表示,《小康》杂志社由求是杂志社创办,现由绿发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关注、倡导绿色发展,《小康》有着很长的历史,早在2005年便推出了我国首个由媒体发布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如今,《小康》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已经形成了全媒体平台,今后也将继续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助力绿色发展,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从多维度围绕绿色低碳话题展开论述,一系列精彩分析引起阵阵掌声。
作为本次高峰会的一大看点,峰会现场发布的《2023年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分析》绿皮书正是由绿工委专家组牵头组织编撰而成。
据中国绿发会绿工委副主任、产业组织专家王斌康教授介绍,该绿皮书是绿色发展系列丛书的首册,已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社智库”年度报告系列。它由总报告领衔,涵盖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绿色设计、绿色能源、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循环智能创新发展等内容,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发展理念,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多维度,深度分析绿色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清晰的路径,受到了与会专家代表的高度评价。
在本次峰会的议题中,绿色数字化助力能源行业低碳发展也是领导专家们热议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新能源技术取得重大成果,在践行“能源安全、韧性和可及性”理念方面,我国全面承担起大国担当,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和最快路径。在内外因素叠加下,能源行业期望能够更高质量地推进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在专家发言环节,腾讯云能源与资源行业首席架构师梁星带来的《绿色低碳一朵云——企事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数字化方案》,引发与会代表深度共鸣。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绿工委的牵头下,绿工委委员单位积极参会,为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也在各自行业里不断探索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在此次峰会期间,绿工委的品牌力量进一步扩大。
其中,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腾讯云被特聘为绿工委数智化副主任单位。未来,绿工委也将通过构筑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在峰会精彩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代表继续聚焦绿色低碳话题。湖南三友环保,广东丰乐,北京百金惠,四川元丰,《小康》杂志 腾讯能源事业部六位相关企业代表及金融行业代表围绕“聚焦企业绿色发展,加快低碳转型升级”的主题展开对话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数字化转型所利用的数字科技离不开算力、连接的支撑。如何保证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等各方面的实时连接,并在连接基础上,利用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实际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和运营,将是未来业界关注的重点。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国绿发会创会理事长胡德平作最后总结讲话。他指出,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需要系好的第一个钮扣就是经济的低碳绿色发展,这也是形成共同体闭合链条的最后一个终端。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绿发会、绿工委和腾讯携手举办这次高峰会,并在现场发布《2023年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分析》绿皮书进行社会呼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针对合成生物技术,他认为,工业文明开采利用了化石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气等环境的严重污染,将会限制人类和大自然的生存。而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合成生物产品的研发,将打破这一人类自然的危局,希望这次高峰会能给在场的各位注入新能量,开发智力,加速推进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为我国绿色低碳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双碳”目标下,发挥科技与生态力量,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需要各方力量的汇聚与协作。2023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高峰会的圆满召开,为寻求双碳目标驱动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探索。
放眼未来,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地在能源升级、产业升级、新兴产业以及政策管理四个方面充满机遇和挑战。在绿工委等各个平台机构的整合蓄力中,中国绿色低碳事业也将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拓展新局面,开创新辉煌。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