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沙家浜镇芦荡村:“多维课堂”砥砺党员冬训芦荡“新实践”

2023-04-12 16:18 咸宁新闻网

自党员冬训以来,沙家浜镇芦荡村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切入点,培育“芦花心语”党员冬训品牌,打造党员冬训“实训课堂”“实境课堂”“实践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党员群众心间,推动基层党员冬训工作走“新”更走“心”。

以“深学增信”为基,打造冬训“实训课堂”

芦荡村坚持以新形式、新实践激发了党员冬训活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通过书记党课、塘边党课、青年宣讲、送理上门等多种形式,为党员开出理论学习的“营养良方”;“线上”通过党员微信群、“智慧芦荡”小程序,定期推送冬训学习辅导内容,实现党员不碰面、学习不耽误。

“走出去+请进来”出实招。“请进来”,邀请联系村领导送党课、实践站里话家风、红色阵地润初心,构建党员家门口的“红氧吧”。“走出去”,参观学习周边先进典型,交流成功经验做法,打造芦荡村冬训特色点位,融入“环湖有约”冬训联合路线,面向社会大众,开启芦荡红色定制之旅。

“帮学+送学”下功夫。新老党员结对帮学,带领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先进党员家中“坐一坐“聊一聊”,切实感受到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用上门辅导学习的方式,送上“芦荡冬训”定制大“理”包,让冬训学习暖心又润心。

以“活学增优”为要,打造冬训“实境课堂”

芦荡村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薪火,以“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为抓手,打造冬训“实境课堂”,让现场变课堂、故事变教材,共同唱响党员冬训“红色之声”。

互动促学,构建冬训学习圈。夯实“芦荡学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主阵地,串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新四军养伤处、阿庆茶馆、红色家园综合服务中心等微阵地,培育“芦荡七色”文化品牌,每月发布“芦荡集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菜单,圈起党员冬训新热潮。今年以来,芦荡村组织开展20余场次活动。

沉浸创学,定制冬训营养餐。紧扣党员冬训主题,深化“芦荡学堂”课程体系,推出“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芦荡实践’”“追寻红色印记 铭记初心使命”“重温芦荡烽火 赓续红色血脉”等多条党员冬训沉浸式学习教育路线,探索“理论导入+沉浸教育+交流互动”的冬训教学新模式。今年冬训期间,吸引了32批次,15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体验促学,打出冬训组合拳。聚焦蟹文化、渔文化、农耕文化主题,链接景区、党校、高校、苏韵谣等资源,深化“芦荡小蟹农”“芦荡小菜农”研学课程,增设“芦荡小渔童”科普研学课,持续释放党员冬训新活力。

以“笃学增干”为重,打造冬训“实践课堂”

冬训期间,芦荡村依托新时代实践站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唱响“我为群众办实事”主旋律,以产业发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等为主要内容,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让党员冬训成果落地开花。

“冬训+产业发展”,服务有深度。党员专家团队每日坐诊“早茶门诊”,开展春放春养服务,推动养殖户科学化精细化养殖,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发挥现代渔业产业党建联盟统筹作用,链接常熟理工学院团员青年志愿者孵化“芦荡铺子”直播间,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冬训+志愿活动”,服务有温度。开展“学雷锋‘5’来做”志愿服务活动,在每月5日前后,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为村民群众提供量血压、测血糖、义剪、政策解读、普法宣传等服务,在冬训实践中深化为民服务意识。

“冬训+社会治理”,服务有广度。开展“微网格暖心服务”行动,发挥“精网微格+大数据+铁脚板+小喇叭”治理体系,用好“芦荡先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加入“1+X+10”党员联户矩阵,联通基层治理“心”路径。开发“文明芦荡”随手拍小程序,及时发现反馈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响应处置,全面提升乡村“治”慧。截止今年3月份,“文明芦荡”随手拍小程序收到并整改问题上百个。

接下来,芦荡村将不断拓宽冬训载体,丰富冬训内涵,引导党员群众深学增信、活学增优、笃学增干,不断以形式“走心”促学习“走实”,以内容“出新”促效果“出彩”。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