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方盛副总裁子浩:采购数字化要在更细颗粒度上下功夫
3月1日,“全球公共采购论坛暨2022全国公共采购行业年会”在深圳举办。大会同期还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本次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委、深圳市前海国采全球采购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据了解,本届年会以“聚力新征程·共谋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公共采购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业迈上新征程。南方电网、鑫方盛等行业领军企业现场参与了数智采购与供应链创新发展方面的专业探讨。
活动现场,工业品服务平台“鑫方盛”展示了其供应链数字化协同能力。据了解,鑫方盛凭借多年在工业互联网的研究和实践,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合作企业提供数字化采购平台,目前着力构建4套数字化核心场景(SMST),即解决方案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交易数字化与供应链数字化,实现采购全流程在线化。旨在通过打造完善的采购闭环,改善整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从而大幅提升采购协同效率,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帮助企业实现在线查询、询价、下单、支付、配送等全流程的线上透明化采购,助力采购数字化升级。
大会活动之余,鑫方盛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营销总经理子浩(化名)也接受了亿邦动力的专访。他在专访中表示,一站式工业品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能够贯穿商品从采购、物流、入库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由于工业品采购链条冗长、上下游分散、供求错位的特点,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将是一件长期且持续优化的事情,这就要求数字化采购服务商,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同时也要拥有完善的供应链服务能力。
以下是专访部分(经亿邦动力编辑):
问:在您看来,现在央国企他们对数字化采购的接受程度如何?
答:其实央国企这类客户对数字化采购的接受度非常高。在我们服务的客户里面,大部分的央国企业已经全面使用数字化采购了,核心原因在于三点,一是国家“数字经济”政策的刺激;二是,阳光采购的基本要求;三是,企业对降本增效的追求。因此,大部分央国企非常乐意与我们合作,加快自身数字化采购的转型升级。
目前我们的央国企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央国企,它们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并且已经实现了商城系统的自研,我们与这类型央企的合作,往往是通过与其商城对接,为其提供强大的供应链保障系统。原因在于,这些央企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电子商城系统,但要真正实现采购数字化,还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因此,我们将自己的供应链与他们的商城系统进行对接,为其商城打造无缝对接的全套数字化服务。
第二类客户就是一些现阶段不具备很强大研发能力的国企,但它也有数采化采购的需求。我们专门为这类国企提供了定制版的SaaS采购商城,可以通过个性化、自定义配置,快速实现电子商城的上线。包括可以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制定审批流程、制定专属商品池、采购智能分析等。定制版的SaaS采购商城能够很好地满足该类型国企的需求。也是基于此,近两年,我们央国企客户的增速特别快。
问: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鑫方盛为央国企,提供了哪些数字化解决方案?
答:目前,鑫方盛为央国企客户提供了包括“云采、数采、智采、慧采”在内的4类通用型及定制化数字采购解决方案。
其中,云采主要针对一些零散性采购。比如有些企业可能只是临时性采购,商品采购量少,我们就会建议他用“云采”。“云采”是一个标准化的采购商城,企业只要成为我们的企业会员,就可以享受会员专属折扣。
而选择“数采”的客户,意味着他们对采购有一定的个性化管理诉求。因为工业品采购SKU数量太多,如果所有的商品全靠搜索去一一确认,那么这个工作量对客户来说也是一种困扰。因此,“数采”能够根据企业采购需求为其提供专属商品池,并且能够按照执行协议保障价格周期,此外还可实现多角色采购协同、灵活审批及成本管控、采购流程实时跟踪及智能采购分析等。
“智采”则能够为平台类型客户丰富完善其内部采购平台的商品供应链,基于数字化工具,助力其实现全流程高效协同,提升双方运营管理效率;以大型央国企为例,他们作为较成熟的集采客户,旗下可能有数百家公司或者项目,为了实现数采化采购,便自建采购平台为内部提供统一的服务。这时候通过使用我们鑫方盛的“智采”系统,能够将我们的平台与他们的平台做到无缝对接,从而共享我们的供应链支持。
最后一个是“慧采”,慧采针对的主要是没有自建商城平台的大型集团客户。虽然没有内部商城,但其有自己的ERP系统或者内部完善的管理系统,我们就能够通过“punch out”技术将使其内部管理软件一键跳转至方盛数采平台,寻源后再跳回客户内部系统审批并附加管理权限,这样就能轻松的实现数字化采购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企业原有的工作流。
问:此外我们是否提供了其他延展性服务呢?比如说咨询或者是物流方向的延展性服务。
答:现在正在尝试多种延展性服务。除了云、数、智、慧的四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外,我们准备将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共享给我们的上下游,因为从目前来看,数字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我们企业内部,我们可以依托平台和数据将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实现精准供需的匹配以及上下游协同效率的提升。比如我们现在与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根据我们的采销大数据,为客户提供高效匹配的资金支持,从而更好的解决客户的资金周转问题。
问:由于央国企对数据的敏感性比较强烈,更深层次的数据接触,是否会引起他们反感?
答:目前来看,我觉得央国企的接受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央国企提倡数字经济、阳光透明,央国企与我们进行深度合作,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实现整个采购环节链条可视化,比如他们从我们这买的货从仓库何时何地发出,物流到了哪,项目上是否签收入库,财务上是否挂账等。整个采购从售前到售后的全链条可视化,其实也是央国企非常想看到的一种情况。总的来说,因为可视化可以让所有环节更加透明,包括所有的流程环节都是完全透明的,客户从移动端看到整个服务进程时,会有更高的满意度或者确定性体验。
问:可否总结一下我们鑫方盛的优势?
答:简单的说我们有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点是,供应链能力,我们的战略定位就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一站式工业品服务平台。鑫方盛创始于1989年,深耕行业30多年,积累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目前平台SKU数超过了1000万,90%的商品都是由厂家直供,知名合作品牌超过了8000多家,所以我们能保障一站式采购的服务履约能力。
第二点是,数字化能力,目前我们已经成立北京、武汉、西安三个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接近300人,其实我们早在04年就开始走上了数字化经营管理之路,二十多年数字化运营铸就了今天的SMST数字化体系,即解决方案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交易数字化与供应链数字化,真正的打造了行业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刚才前面提到的:云采、数采、智采、慧采就是属于我们的解决方案数字化。
第三点是,贴身落地服务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履约服务客户,我们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中心仓,仓储总面积超过了50万平米,仓储现货金额也超过10个亿,并且自建物流体系,全国物流服务团队超4000人,此外全国各个城市还有3000多人的线下客服顾问团队可随时提供贴身、驻场服务,这也是央国企对我们满意度评价很高的部分。
问:您刚刚提到我们也在帮客户做一些定制化服务,如何看待“定制化”这件事?
答:其实我们的定制化服务,主要还是针对大型企业或者央国企的。在我们提供的4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中,针对中小微客户,提供的都是标准化服务流程。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针对央国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呢?其实你会发现,每一家央国企内部的流程都可能不同,因为行业的特殊属性,它们的业务可能有不一样的流程,工作也可能有不一样的习惯,甚至完全不一样的业务需求场景。我们发现没有一套绝对标准的方案,能够满足所有央国企的需求,所以我们成立了NKA平台,专门为该类型客户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管家式的贴身落地服务。
从长远来看,我们是根据某个特定行业制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与头部企业的不断合作,有利于我们去打磨一个行业的通用型解决方案,因为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相当于前期花了大量精力修了一条管道,但等管道修好后,后期的服务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
问:今年鑫方盛有什么样的规划?
答:今年对于鑫方盛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过去疫情三年,由于整个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疲软,我们刚好把这些时间拿去修炼内功了,好好地把我们的经营管理能力、数字化能力打磨了一番。现在,基本各个环节,尤其是针对各个客户群体的数字化产品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今年我们的规划就是要按照不同的客户群体来大力发展。
央国企是一类,大型企业是一类,中小微企业是一类,还有次终端客户群体,比如五金店铺。今年我们将针对于不同客群按照不同策略、不同团队来各自开发,各司其责,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好相应客户。此外,今年重点目标是将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央国企,通过合作的深入,把服务流程、数字化方案和履约能力打磨得更好。
问:数字化采购赛道未来还有哪些增长点?
答:工业品赛道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2021年中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约四分之一,我国2021年工业品采购市场规模约8.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7万亿元,CAGR约11.2%。目前国内MRO产业互联网,还处于早期、发展空间充足,2022年国内头部MRO企业渗透率还不足0.5%,远低于欧美及日本成熟市场头部企业2021年超5%的渗透率水平,所以到处都是增长点,我们只需要坚持战略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我们还会继续举办以“共创数字增长”为主题的518工品节,欢迎大家关注支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