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大项目 正文

管理创新保世界第一高桥百年之基

2025-02-11 11:39 中国发展网

项目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求实创新、公正科学”的建设管理思路和“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设管理理念。求真务实的管理思路和理念,确保了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工程质量

——贵州省桥旅融合3.0版项目花江峡谷大桥综合建设成果观察报告之项目建设管理篇(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吴承坤报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宏篇巨制的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不仅自身工程量艰巨,给项目建设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花江大峡谷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也给项目建设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围绕进度、质量、环保、水保等方面的严峻形势,项目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求实创新、公正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设管理理念。求真务实的管理思路和理念,确保了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工程质量。经过近三年多的建设实践,花江峡谷大桥的各项建设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路线起于六枝特区,在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境内与已经建成通车的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搭接。经安顺市的关岭县、黔西南州的贞丰县,并跨越两县境交界处的花江大峡谷后,在黔西南州的安龙县与已经建成通车的国家高速公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搭接。线路全长约150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245.31亿元。2020年11月,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建设六安高速公路项目。2020年12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六安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六安高速公路项目由贵州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

花江峡谷大桥设计全长2890米,主桥设计为钢衍梁加劲悬索桥,跨度1420米。其中,六枝岸引桥为5跨X40米T型梁桥。安龙岸引桥为8跨X40米T型梁桥+(86米+160米+86米)连续刚构桥+15跨X40米T型梁桥,并在两岸顺接六安高速公路路基,概算总投资20亿元。由贵州桥梁集团和贵州省公路集团共同承担施工任务。

花江峡谷大桥全桥钢桁梁和龙后情景 刘叶琳供图

花江峡谷大桥全桥的工程总量十分巨大,六枝岸主塔高262米,桥塔共分46个节段爬升建造,共需要8555.69吨钢筋,5.77万方混凝土(含桩基、承台、塔柱及横梁)。安龙岸主塔高204米,桥塔共分36个节段爬升建设,共需要7477.34吨钢材,4.23万方混凝土(含桩基、承台、塔柱及横梁)。

安龙岸锚碇为重力式锚碇,共需浇筑混凝土16.4万立方,六枝岸锚碇为隧道锚,共需浇混凝土3.5万方(锚碇可以拉住8.8万吨荷载,同时考虑了2倍的安全系数)。

全桥共2根主缆,每根主缆有217股通长索股,边缆各设4对背索,单根主缆索股平均重43.4吨。

大桥钢桁梁由93个节段组成,每个节段平均重240.2吨,主桥钢桁梁重2.23万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桥梁自身工程量巨大,给施工带来严峻挑战外,花江大峡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给大桥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制约。

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花江峡谷大桥上跨花江大峡谷,桥区位置峡谷风特性明显,风速大,多为阵发性强大风,对于猫道、缆吊等垮度大、刚度小的索结构,存在风致振动失稳的风险,威胁主缆、钢桁梁施工安全。二是花江峡谷大桥位于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内,环境保护要求高,保护措施严,施工难度大。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第一个节段吊装时情景 欧阳松供图

艰巨的施工难度,引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胤向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管理要精细,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要坚持底线思维,落实落细高空作业安全措施,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精细化管理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着力打造百年平安工程。

贵州交通投资集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贵州交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袁泉要求项目建设管理者要明确各项责任,要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要建立月会商、季调度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将花江峡谷大桥建成百年精品工程,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对工程建设做出了求真务实的安排部署。

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求真务实的具体安排部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质量方面明确要求施工单位要树立零缺陷工程质量意识,要确保达到无重大质量事故、交工验收合格达到100%的目标。安全方面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无重大安全隐患。环境保护,水土保护方面,施工单位不得因施工对周边环境、建筑、设施等造成破坏,要坚决杜绝重大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确保无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隐患存在,确保无重大环保、水保事故发生。

陈飞告诉记者,除了上述管理措施以外,项目公司还明确要求花江峡谷大桥施工单位贵州桥梁集团六安高速公路土建第八合同段项目党支部、项目部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鼓励党员骨干、团员青年在大桥建设中建功立业。

记堵在采访中了解到,贵州桥梁集团六安高速公路土建第八合同段项目部共有员工76人,青年员工占60%以上,平均年龄仅有32,项目党支部共有10名党员。

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中,六安高速公路土建第八合同段项目党支部共设置主塔、拌合站、砂石厂等六个区域的党员责任区,并持续通过“党员先锋队”、“党员质量监督队”带动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监督岗”,常态化开展“党员做先锋、筑牢生命线,党员站好监督岗,把稳工程质量关”等主题活动,使工序验收、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三检等关口得到严格把关,自大桥建设三年来,由项目党支部党员牵头开展的班组教育达900余次,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55次,信息化专题培训20余次。三年来,大桥建设没有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吊装时情景 欧阳松供图

在第八合同段项目党支部开展各项党员服务活动的同时,项目经理部也组织29名青年骨干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开展工程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自大桥开工建设以来,第八合同段项目部青年突击队已完成了抗风作业研究,山区峡谷超高索塔竖向移动工厂整体式爬横系统研究,索鞍锻焊式结构研究,猫道、缆吊风稳定性专项设计研究,石粉配制混凝土技术研究,物联网传感、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结合北斗数字化平台管控服务研究等课题研究。

这些课题研究,先后攻克了主塔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峡谷风防范等施工中面临的难题,创下了多个国内“首创”。

工程科研团队打破常规,先搭建大桥生命通道猫道、再安装索鞍,通过调整施工工序有效节约工期,为索鞍供应周期过长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实现了项目第一个国内首创。

创新研发的“一种高性能缎焊组合式索鞍结构”,较传统索鞍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提升了30%以上,创下了项目第二个国内首创。

全方位采用专业激光雷达系统进行峡谷风观测分析,精确掌握了峡谷深、风速高、风场复杂环境下风的规律,为确保大桥施工及运营安全及今后山区大跨径桥梁稳定性设计提供依据及案例,创下了项目第三个国内首创。

智慧缆索检测系统实现了全过程监控环境温度、湿度及应力变化,其中应力监测属国内首次应用,创新地将桥梁健康养护监测提前至桥梁缆索吊装环节,为后续大桥运营提供健康养护技术支撑,创下了项目第四个国内首创。

大跨径一键式智能缆索吊装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技术提升吊装精度,创新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钢桁梁吊装中,整合设备吊装资源,减少人工高空作业面,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促进安全生产,创下了项目第五个国内首创。

目前,这些科研成果在大桥建设中投入应用后,大大提高了桥梁的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同时大大节约了成本。

通过工程科研,青年员工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自2022年大桥开工建设以来,有16名青年员工成长为项目部科室和工区长负责(包括到交流到其它项目)人。有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吴朝明,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杰、项目副经理王淞钰、科室负责人杨珊珊成为贵州桥梁集团第二次党代会的代表。

有万哲甫、欧阳松、李平安、王文龙等青年员工成为骨干分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通过全面压实责任、抓过程管控、抓重点环节、抓培训教育、抓日常管理、抓监督检查、强化创新应用、推广示范引领等方法措施,在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环保水保、工程科研等方面都取得突出的成果,实现了安全生产“零死亡”、质量控制“零缺陷”,环境保护“零投诉”的“三零”目标。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拼搏,六安高速公路除花江峡谷大桥正在紧张建设外,其余路段的建设任务均已全面完成,不久将通车运营。贞丰县小花江至安龙县方咱枢纽段80公里,六枝东至关岭南段39公里两段共计119公里,即将在近期内通车运营。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努力,截止到2024年12月底,花江峡谷大桥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95%,投资已完成16.75亿元,占概算总投的90%。钢衍梁节段已于2025年1月17日架设完成,正式合龙,全桥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全面建成通车。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