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可持续,玛上GO”项目携手青年共助软塑新生

2025-04-22 17:52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中国软包装回收利用基线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生活源塑料软包装报废量约为1500万吨,而回收率仅为8.7%。为更好地解决软塑回收的问题,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关注并参与软塑回收利用,由玛氏箭牌通过“赠与亚洲”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学生环保创新项目2023-2025公益未来·“可持续,玛上GO”青年环保可持续创新项目在北大博雅正式揭开帷幕。今年的项目以“软塑青年说”为主题,开启新的可持续探索之旅。

青年、学者、专家合力攻坚,破解软塑回收新课题

本次启动仪式在北大博雅举办,设有培训会工作坊。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高校学子面对面交流,为软塑回收注入新思路、新活力。专家们从软塑回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讲解,帮助青年学子快速了解软塑回收的关键问题和前沿动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凌指出:“塑料污染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我们对软塑新生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项目新升级,全国青年创意助力软塑新生

今年,“可持续,玛上GO”项目议题进一步升级为“软塑青年说”,聚焦软塑回收与再生利用,设置了调研报告与科普创意两个赛道,在调研报告赛道,高校团队需围绕高校及周边社区的软塑回收体系,调研全流程或特定环节,识别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设计并实践创新解决方案;在科普创意赛道,团队围绕“软塑青年说”主题创作科普作品,宣传软塑分类、回收、再造与源头减量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升公众认知,促进公众行动。通过全新赛制,项目希望面向更多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共同为软塑的回收与传播寻找更具实效的解决方案,使软塑回收理念深入人心。

在此基础上,项目进一步注重从理念到行动的实际转化,推动软塑回收与再生利用进入实践落地阶段。项目将继续开展“同行者计划”,联动更多环保社会组织在项目前期协助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与实践;并通过社区软塑回收在地实践和软塑新生科普宣传课程提升社区的可持续意识。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计划在高校内启动软塑回收试点,通过大学生社团带动发起软塑包装分类回收行动。高校回收的软塑包装将依据就近原则,联动“软塑新生”项目中的塑料软包装回收试点企业名单,寄送至附近的回收企业站点,进入循环回收链条,切实将青年创意落地实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鹏表示:“11年来,项目围绕中央生态战略,紧跟国家环保政策,紧扣社会发展需求,始终走在实践创新的前列。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环保理念城乡互动,让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乡村。”

十一年校企协同合作,共筑可持续未来

今年是“可持续,玛上GO”项目举办的第十一年。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吸引超73,000名青年参与,累计收到9,720份环保策划方案,影响人次破亿。本次项目联合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构建协同合作模式,不仅推动软塑回收利用进入实践,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深度参与、创新探索的平台与舞台。

玛氏中国公共事务总监孙海燕指出:“2022年,玛氏中国与行业相关方共同发起"软塑新生"项目,希望让更多人看见软塑回收再利用的潜力。今年,期待更多高校学子加入我们,用创意和行动推动环保变革。“ 软塑新生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课题,仍需要多方共同探讨与深入研究。未来,玛氏箭牌将持续携手各方伙伴,凝聚社会合力,让可持续发展愿景真正照进现实。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邱兴华高度肯定了项目的意义,“我们期待,在高校、企业与社会组织的联动支持下,‘可持续,玛上GO’项目有更多优秀方案走出校园,成为社会试验场上的生动实践。“

2023-2025公益未来·“可持续,玛上GO”青年环保可持续创新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包装不废事儿”了解更多信息和参与方式。

责任编辑:张洽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