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探索中国特色评级之路,赋能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潘晓娟报道 4月17日,中诚信国际在京聚焦关税博弈与创新驱动下债券市场的新动向和关注点展开讨论,与会嘉宾共同探索中国特色评级赋能下,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趋势,解读评级行业创新业务,探讨市场发展机遇。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中诚信绿金总裁薛东阳表示,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评级在资本市场作用愈发重要。中诚信国际作为头部评级机构,为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关键的信用信息参考。投资者借助这些信息,能够更精准地识别信用风险,合理评估投资价值,进而做出更为科学的投资决策。对于融资企业而言,中诚信国际公正客观的评级结果能帮助其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自2024年6月获香港监管局资质认可以来,中诚信美元债等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香港第三大评级机构。同时,其致力于行业创新发展,提供综合专业服务,在绿色金融领域设立绿金北京公司和绿金国际公司,是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中诚信指数公司在金融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市场风向标。中诚信认证公司在企业合规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中诚信分析公司在行业风险分析与决策支持领域树立专业典范。未来,中诚信国际将继续秉持专业公正原则,深化创新,为市场提供更全面服务。
作为会议主持人,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领域迎来多方位改善,供给端工业生产维持韧性,新动能对生产的贡献逐渐加大;需求端受“两重两新”支撑,投资、消费也从2024年全年3%-3.5%的增速提升至4%以上的增长水平。“就化债进展看,一季度2万亿置换债已发行完毕,2万亿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额度超过1.3万亿,给地方发展腾余出一定的资源和空间。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宏观经济,外需是决定经济修复边际走势的关键变量,今年一季度5.4%的GDP增长中,有2.1%来自出口,外需对经济的贡献超过30%。”袁海霞分析说,当前以中美为核心的关税博弈持续拉锯,我国外需面临扰动的同时内需不足的基本面仍待改变。面对外部不确定加剧,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以短期稳内需、科创创新、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为政策着力点;其次,依据我国的核心产业链优势在中美关系中取得主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与欧盟、东盟等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坚持制度性开放,积极扩大自己的 “朋友圈”。
在《关税博弈与创新驱动下债券市场的新动向和关注点》主题分享环节,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畅表示,关税战升级使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我国资本市场情绪受阶段性冲击,股票市场短期大幅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先下行后回归区间波动。今年以来国内政策对债券市场发展支持力度大,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超180万亿,未来结构层次有望深化。一季度债券市场呈现取消发行增多、融资结构分化、科创债延续扩容、收益率宽幅波动、风险释放平稳可控等特征。后续信用债融资仍有韧性,二至四季度发行量或在12.8万亿元左右,利率走势需关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向影响,信用利差短期内有继续收窄可能。投资策略上可把握政策机遇下的配置机会,同时关注房地产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面临的风险。
时至今日,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助力宏观战略目标实施、风险揭示、债券定价、助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蕴兮在《探索中国特色评级之路,赋能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主题分享环节中提到,现代信用评级行业依托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而成长。当下信用评级行业转型发展需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时代使命,一方面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助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要推进供给侧改革,结合我国国情优化评级理念、技术与方法,建立中国特色信用评级体系,以新科技应用赋能评级业务。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支持,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构建声誉约束下的有限竞争市场结构,引导发行人、投资者正确认识和使用评级结果。
在评级行业创新业务分享环节,中诚信认证首席专家张乐以《金融机构加强合规管理体系的背景及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张乐提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国际标准对企业发展愈发重要,尤其对于金融行业。2024年3月1日《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生效,对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并且我国正积极推进金融行业制度性开放,为加入TPCPP做准备,金融机构需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中诚信绿金业务副总监王术玲在《ESG评级与数据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本土化实践》演讲环节表示ESG 评级的生态圈良性发展。从目前市场发展来看,受政策引导、资本驱动、供应链管理、全球化业务布局等影响较大的主体,投融资机构、央国企、出海企业、投标企业、出海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等主体对ESG评级和数据的关注度较高。从全球范围来看,多数国家 ESG投资标准仍不明确,监管强度存在差异,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封锁等也对ESG投资和应用带来新的挑战。在国内自上而下的监管政策推动下,ESG在投融资、产品创新、客户风险管理及招投标等多领域的应用实践,有效促进了ESG评级和数据的发展。
中诚信分析信评总监曹闰在《评级赋能下的投资者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增量价值》演讲环节提到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利率与风险的关系背离,投资者为维持收益需承担更高风险,对投资者服务要求更精准高效。中诚信分析公司打造的评级体系,融合量化模型与专家判断,准确度较高。此外,公司还推出服务于投研全流程的网站,涵盖企业风险监测、估值、深度分析、行业数据展示等功能,为资本市场投研人员提供了实用工具,助力市场发展。
中诚信指数副总裁潘宇琼在《中诚信指数助力理财资金入市》演讲环节表示,指数作为市场风向标和度量衡,在政策鼓励资金入市的背景下,成为投资的重要工具。指数投资风格稳定、规则透明、研究科学、历史可回溯,相比主动管理投资优势明显。中诚信指数为指数投资提供全流程服务,在固收指数和权益指数构建上独具特色。未来,中诚信指数将继续深耕专业、锐意创新,共同助力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