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村水精灵”首发引领乡村治污新航向 解决农村污水“用不了•用不起”难题

2025-04-11 15:35 中国发展网 白雪
农村污水处理 智慧大脑 乡村振兴

摘要:在如今智能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大禹团队将40年持续探索的经验封装进智能机组,用AI技术激活了“晒太阳”的农污设施,破解了农村污水治理的困局,致力解决我国农村污水“用不了•用不起”难题。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白雪

近日,在“中国国际环保展”期间,由新大禹环境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E20环境平台主办的“村水精灵”发布会暨“绿美乡村梦”公益座谈会上,村水运维“智驾”系统——“村水精灵”全球首发。在如今智能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大禹团队将40年持续探索的经验封装进智能机组,用AI技术激活了“晒太阳”的农污设施,破解了农村污水治理的困局,致力解决我国农村污水“用不了•用不起”难题。

图片 4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农村环境领域,着重强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在发言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乡村生态治理既是国家战略,更是环保企业的时代使命。尤其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很多的环境企业始终负重前行——他们以"低利润、高责任"的担当,长期扎根于支付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千方百计维持设施持续运行,守护着千家万户健康和美丽乡村生态。“村水精灵”便是其中成功探索的典型案例。

“村水精灵”产品经理麦建波介绍,“村水精灵“主要是由智慧大脑和智能执行机组两部分组成,通过9大AI模型和4大管理助手协同作业,实现对农村污水站点的智能管控。其中,微生物AI诊断与修复模型可实时监测微生物健康状况,水量AI预测模型能精准匹配水量与生产计划,预测准确率颇高。

“村水精灵”在成本控制上成效显著,建设成本可降低50%以上,户均建设费低至1000元,户均月运维费低至6元以下,借助污水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甚至能实现零成本运维。同时,通过 “三个正常” 闭环监管确保运营质量,保障可用性付费效果。还能将村水站点转变为农村生态景点,实现污水和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用于果园浇灌、生活杂用等。

在傅涛看来,新大禹环境发布的"村水精灵"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开启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的钥匙。但是,要实现"绿美乡村梦"——这样一个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的共同愿景,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体制机制创新,更需要构建多方协同的生态网络。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在会上提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既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和担当。

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新征程上,生态环保产业肩负着“让乡村更美、让民生更暖”的时代使命,正在以自身的力量持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他表示,无论是展览的举办,还是国家一直强调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发展,都需要科技赋能、政策赋能、市场赋能。而美丽中国建设又最需要环保技术,现在大城市的环境设施基本到位,已经到了转型和升级改造阶段,但是美丽乡村建设,还迫切需要小型的、低碳的、无动力的、适用于农村一村一寨的,适用不同气候条件的环境设施。

水质量的提升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村水精灵这类产品,既是瞄准美丽中国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打造的产品。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健康,处理农村污水就是解决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会,来推动更多的企业家和全行业,关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加上E20这样的环保产业平台以及新大禹这样的企业力量,将会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郭承站表示,“要向村水精灵的研发者和企业表示致敬,希望产业界多做这样的产品。”

E20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总监李伟在会上进行了《农村污水治理绿皮书》观点分享与意见征集。其中谈到,激活“晒太阳”设施、更新低效设施势在必行,足够简单、足够便宜、足够长效是农污治理破局路径。运营智能化则是实现“三个足够”的必备手段,项目层面的标准化是实现“三个足够”的高效策略,社会化参与是实现“三个足够”的长效机制。

E20环境平台两山系统解决方案中心总监郭永伟进行了“让农村污水不再难,让美丽乡村不是梦”公益活动倡议,旨在以产业为中坚力量寻求突破,同时认识到这一问题无法仅靠单一力量解决,需要汇聚政府、市场、产业、技术、社会等各方力量。活动以产业公益为 “连接器” 和 “放大器”,构建 “三位一体” 合作模式,凝聚各方智慧和资源。

活动规划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机制体制公益课题:每季度深入探讨机制体制问题,通过社会渠道向政策层建言,营造有利于产业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政策环境。二是商业可行路径的探索:寻找长效、低成本、操作简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打通产业良性循环,试点相关体制机制配套,推进产品化与智能化应用。三是一批公益性产品的试用:联合产品支持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开展广泛的商业可行性试点和验证,优先以长征路为目的地,形成示范效应。

郭永伟介绍,此次公益活动将推出一批100套设施公益性产品试用,优先以长征路为目标地,形成影响力。

目前,活动已进入初步规划阶段,正在进行公益课题立项准备工作,后续将开展互访座谈、课题调研,组建研究团队,动员各方先行先试。活动计划于6月5日正式启动,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为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贡献力量。

此外,本次大会还进行了“绿美乡村梦”座谈会。座谈会由傅涛主持,聚焦于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度探讨“十五五”时期农村环境政策、趋势与困局。与会者围绕农村环境治理展开激烈讨论,直面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产业方面存在的困局与痛点,积极分享针对农村环境设施运营难题的实践探索成果,同时还深入剖析标杆农村环境运营管理经验,力求在破局与开创新局中,为农村环境治理事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助力实现绿美乡村建设目标。

责任编辑:白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