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多措并举,为水库安全“系紧安全带”

2025-04-02 16:56 中国发展网 成静
水库安全

摘要:通过强化水库安全管理,我国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至2024年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成静

水库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41594座,安排了645座大中型、1.7万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完成了4086座水库降等与报废,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2024年,水利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2025-2027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计划三年内对200余座大中型和4800余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为牢牢守住水库安全底线筑牢坚实支撑。

近日,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年来水库安全管理有关工作成效。“通过强化水库安全管理,我国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至2024年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王宝恩说。

建设监测设施,提升预警能力

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介绍,实施水库监测设施建设,是提升水库雨水情、工情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利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工作。

一是大规模实施水库监测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指导各地累计完成5.1万余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和5.7万余座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此外,利用增发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完成425座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二是强化监测信息应用。水利部建成部级水库雨水情和大坝安全监测平台,指导各地积极推进省级水库安全监测平台建设,加强水库监测数据汇集和应用,实时监测感知水库降雨量、库水位,以及大坝位移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雨水情、工情要素,为水库安全运行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是健全水库监测制度标准体系。2024年水利部印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发布《小型水库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系列技术标准,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计-建设-应用-运维”全周期技术标准体系。

“过去,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监测手段,水库安全管理多依赖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十四五”以来,全国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全面建设和提档升级,监测覆盖率与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已基本实现从“模糊感知”到“精准掌控”的跨越式转变,为大坝安全筑起一道数字防线。2024年汛期,新建监测设施提前预警高风险水库,为人员转移和险情应急处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力支撑水库安全运行,为亿万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安全守护。” 张文洁说。

加强库容管理,保障各项功能

张文洁表示,水库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行蓄洪水的重要空间。水库库容是确保水库空间完整、功能完好的重要保障,事关工程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针对一些水库库区存在边界不清、监管不严、泥沙淤积、非法侵占等薄弱环节,水利部采取了几项措施。

一是规范水库库容管理。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水库库容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及时科学划定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明确库区管控边界,加强库容安全管理,严格管控库区利用,依法整治库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

二是开展水库库容曲线复核。水库库容曲线是水库水位与对应库容的关系曲线,为准确掌握水库蓄水能力、精准实施防洪兴利调度提供重要基础支撑。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开展承担防洪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库容曲线复核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各流域机构指导水库管理单位,抓紧摸排水库淤积情况,逐库开展库容曲线复核,对库容曲线变化较大的水库,及时迭代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3570座承担防洪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全部完成库容曲线复核,做到“座座心中有底”,有力支撑汛期水库防洪调度。

三是推进水库库容侵占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指导各地对筑坝拦汊、围(填)库造地等侵占水库库容和分隔库区水面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逐个水库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等“三个清单”,逐个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落实清理整治责任主体,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排查整治,一批长期积累的水库库容侵占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库库容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加强防御体系,应对极端天气

“近年来,我国洪水灾害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我们牢牢把握应对超标准洪水的主动权,在防汛关键时刻充分发挥水库调蓄洪水的作用,同时确保水库自身安全度汛,主要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

一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水利部科学布局水库等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各类水库94800多座,面广量大。水利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每年按规定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开展汛前监督检查,重点排查水库大坝、溢洪道、排洪设施、穿坝建筑物等关键部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迅即督促整改,确保水库这张“王牌”在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并且保障水库安全。

二是雨水情测报能力不断提升。水利部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在水库防洪影响区,统筹推进水利测雨雷达组网建设、雨量站布设加密、水文站网布局优化、水文测站测验设备和测验方法现代化改造等,提升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监测能力,提高极端条件下测验和通讯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基于“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的降雨预报和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度的有效统一,为水库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和水库防御超标准洪水确保安全预留足够的时间、空间。

三是防御工作体系不断健全。水利部加快完善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将水库作为重要方面纳入其中一体推进。每座水库都有责任人,并对责任人加强业务培训,让责任人明责、守责、尽责。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对洪水风险和水库调度进行推演,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各级水利部门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开展水库防洪决策制定、防洪指令发布、防洪指令执行等工作程序,确保水库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