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成功举办,共探行业新路径新模式

2025-03-17 16:31 中国发展网 白雪
供热 低碳 绿色

摘要: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传统的燃气锅炉供热模式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在近日由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北京市供热协会、北京智园空间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北京中科华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华煊”)承办的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上,与会嘉宾总结了供热行业关键技术创新经验,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新能源供热系统,共同探讨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白 雪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传统的燃气锅炉供热模式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在近日由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北京市供热协会、北京智园空间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北京中科华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华煊”)承办的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上,与会嘉宾总结了供热行业关键技术创新经验,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新能源供热系统,共同探讨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冯焕民表示,供热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肩负着重大责任。她希望,行业可以共同深化热源侧脱碳进程,重点突破跨季节储热耦合热泵等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推动供热行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北京市供热协会副秘书长张焕武分享了北京供热行业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他详细介绍了北京市供热变革的六个关键点,即智能化、高效能设备应用、供热资源整合、新能源供热、供热补贴政策调整和热计量,并分析了混动热泵与传统燃气锅炉供热的耦合、与热能源有机耦合、代替或耦合溴化锂直燃机、LNG供应小区锅炉的替代或耦合等混动热泵应用场景。

传统燃气锅炉的能效较低,导致了大量能源的浪费;此外,建筑空调系统的高能耗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公共建筑中,其运行成本持续高昂;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仍然偏低,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挑战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对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燃气供热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实践,为这一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中科华煊公司总经理张军锋表示:“新能源供热要结合项目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能源价格等现状,制定最优的能源供给方案,在不具备新能源供热的条件下,减量替代和能效提升也是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之一。”

中科华煊核心产品——“混动热泵柔性耦合系统”,通过整合燃气、电能与可再生能源(如空气能、地热能),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和智能化管理。据介绍,混动热泵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依旧能够稳定运行,产品可实现三联供、不结霜运行,并将用户供暖季供暖成本从45~60元/平方米降低至15~25元/平方米。

张军锋以顺义悦园项目为例介绍说,该项目作为北京市混动热泵替代空气源热泵的公建冷暖示范项目,覆盖了13000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并持续供热121天。即便在-25℃的极端寒冷条件下,该项目依然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热服务,确保室内温度超过国家采暖标准,同时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保持在较低水平。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混动热泵采暖技术的应用可节省近40万元的费用,节费率达65左右%。

冰山松洋公司总监韩浩介绍,其公司GHP混动热泵产品采用空气源热泵-冷媒换热技术、分布式能源-余热回收技术,吸收空气低品位热+回收发动机余废热,解决存量市场电力增容难题,缓解用电高峰负荷不足限电、断电难题,制冷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低环境温度时制热能力不衰减。

韩浩表示:“目前,该产品成功应用于商场、酒店、办公、别墅、学校、医院、清洁供暖等需要空调、采暖、卫生热水的多领域场所。”

清启动力总经理刘海旭分享了绿色甲醇燃料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热电联供,他简析了国外的项目应用案例和GEN200微型燃气轮机的概况,阐述了产品多燃料适用、高效热电联供、体积小、功率大的特点,介绍了落地项目概况、工艺流程、指标要求和示范效应。

北控水务产品总监林双盈表示:“污水能源开发技术较燃煤、燃气供热,更低碳、更节能。”她介绍了污水能源化利用助力供热清洁脱碳的路径,简析了供热清洁化转型需求与挑战、污水能源化利用解决方案、应用探索及合作模式。

以某碳达峰试点城市厂内冷热同供为例,林双盈介绍说,该厂内冷热同供项目,通过替换厂内中央空调与多联机,年节省冷热源电费与运营维护费45%。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清洁能源措施结合,减少间接排放,全厂年减少碳排放约6000t,抵消年碳配额购买量60%。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专委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哈工大北京校友会暖通分会、中国浅层地温能推广中心等单位代表对现场推介的技术项目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京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供热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他们还分享了行业内最新的政策动态和技术导向,并纷纷表示希望借助会议平台,发挥参会协会及企业的协同赋能作用,为企业提供绿色化智能化服务。

责任编辑:白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