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遇见人工智能如何办?广州12所院长高校建言献策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12月28日上午,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州市法学会法治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九期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在白云区广州法务大厦法学会会员之家召开。论坛主题为“新一代法律人工智能的变革及其应对”。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商学院等12所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共聚论坛,与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企业代表及法官、仲裁员、律师等多领域法律实务专家现场交流探讨法律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挑战。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主持。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黄翰探讨了法律人工智能的本质、大模型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法律大模型的案例应用等。阿里巴巴技术总监孙常龙探讨了通用大模型到垂直大模型的建设思路、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测评标准等。华南理工大学法律智能实验室主任刘凯指出大模型在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方面的发展堵点,提出划分新一代法律大模型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三位技术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展示了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圆桌论坛环节由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云生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百度飞桨常务副总裁陈云峰、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林北征、广州市律师协会理事苏文卿、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业务总监姚震乾等五位嘉宾围绕法律人工智能在法治人才培养、司法审判、仲裁、律师业务、商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作点评,明晰目前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法律工作的辅助地位,强调高校要注重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面向更广大的市场推动法律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
闭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永忠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小结,呼吁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拥抱法律人工智能变革,加强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法律人工智能更好更快发展。
论坛最后举行了主办方交接仪式。在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鲁晓明的主持下,本期院长论坛主办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与下期论坛主办方暨南大学法学院进行论坛锦旗交接。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吴欣望代表下期论坛主办方致辞,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下期论坛筹备工作。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法学理论实践成果展,展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在法律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直观了解法律科技前沿的窗口。
此次论坛为法学界与科技界提供了交流平台,推动双方积极携手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共同探索法律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模式,让科技为法律赋能,让法律更好地服务社会。
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云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各个法学院之间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在和其他院校融合起来之后我们形成互补的优势,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团体力量来解决整个湾区最终所需要的法律需求。
省、市法学会的有关负责同志、市直政法单位负责同志、科技企业代表、律师代表、高校法学院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论坛并参观了法学会会员之家。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