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PE论坛成功举办 聚焦股权投资更加有效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潘晓娟报道 12月29日,由全球PE论坛组委会、北京基金业协会主办的“2024北京PE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北京PE论坛以“聚力 蓄势 赋能——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得到了近30家境内外地方协会的支持。
本次论坛邀请到近60位境内外演讲嘉宾,包括政府领导、股权投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等三百余名与会人员到场参会。与会人员围绕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深入探讨和交流如何通过发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来更有效地赋能实体经济,以及如何壮大耐心资本,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等问题。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基金业协会荣誉创会会长、厚朴投资董事长、高华证券董事长方风雷主持。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丁章春致辞表示,北京大力鼓励和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发展,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着力提升股权投资的长期资本供给,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计将1000亿元资金投向8只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二是着力增强股权投资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积极搭建被投企业与股权投资基金的对接平台;三是着力赋能被投企业成长发展壮大,建立并不断深化落实私募投服机制,将股权投资支持培育的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企业纳入市区“服务包”;四是着力拓宽和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进一步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联通对接机制;五是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便利股权投资机构在京落地。
全球私募资本协会CEO凯特·安布罗斯表示,自2019年以来,由于全球发展,私募资本投资者不得不应对重要的转变和复杂性。2024年第二季度投资数据已显示出初步复苏迹象,其中私募信贷融资的增长成为新驱动因素。中国私募资本投资集中在电动汽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创新前沿领域,相比去年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本地化趋势明显,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显著。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刘晓东表示,昌平区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和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具有明显的优势,汇聚了大量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构建了“基金+空间+人才”产业生态孵化圈,集中打造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丰富的科技企业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大量资源和机会。接下来,将进一步聚集科创金融要素、完善科创金融产品、优化科创金融环境,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深度融合。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侯颖表示,近年来,顺义区以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为代表的产业金融发展迅猛,金融业增加值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五,金融作为全区支柱产业地位持续稳固。顺义产业基础雄厚,投资前景广阔。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大区,顺义先后培育了汽车、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顺义发展环境优越,国际化成效显著。近年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自贸区顺义组团面积居全市各组团之首。
论坛上成果展示环节,见证多个重量级基金的启动发布,分别是全国首支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北京昌平先进能源制造产业母基金及直投基金的启航仪式、北京顺义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暨战略合作伙伴发布、北京顺禧新质产业天使(种子)投资基金启动。
此外,论坛上还发布了未来可持续投资和私募基金退出两个领域的重要成果。北京基金业协会监事长颜慧发布《可持续投资年报(2024)》和2024未来可持续投资优秀案例,她表示自联合国提出ESG概念以来,可持续投资已成为全球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主流趋势。北京基金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郭薇发布《私募基金退出实务指引》,旨在帮助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方深入解析私募基金退出的全流程,为其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退出操作框架和实践指导。
下午论坛围绕集聚耐心资本、未来可持续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先进制造、医疗大健康、另类投资八个主题方向开展了平行论坛。每场平行论坛分别邀请与主题相关的股权投资行业著名代表、专家学者们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和宝贵经验。
股权投资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充分发挥创投行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成为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利好政策的相继推出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创造了更加完善的政策环境;展望未来,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引导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将不断聚集力量、蓄势待发、积极赋能实体经济,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激发其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助力建设科技强国、金融强国。
责任编辑: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