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深化“党建+村屯理事会”治理机制 共建共享共绘乡村新画卷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梁鸿召、薛桂、记者龚成钰报道老年人在绿道散步漫谈,妇女们在广场欢快跳舞,青年人在球场上积极拼抢......初冬傍晚,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六台村综合活动广场热火朝天、人潮涌动。“近年来,我们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发挥村屯理事会作用征求村民意见和筹资投劳,把村里的闲置地建成占地近10亩的综合活动广场,村民健身娱乐有了新去处。我们这里也将作为2025年春节中里乡“村BA”主赛场,迎接各村乡亲!”六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廖广素高兴地说。
六台村是贵港市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善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港市深化拓展党建引领村屯理事会治理机制,通过优化“一组(支)三会”设置,健全完善理事办事机制和保障激励措施,办成一大批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宅基地改革等民生实事好事,激发党群干事创业热情,共建共享共绘乡村新画卷。
优化“一组(支)三会”,屯内事务“有人管理”
覃塘区大岭乡古平村有10个屯,“村民居住分散,一些小屯只有两三名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平时村里有事要商议也比较难。我们根据村屯分布情况,调整优化2个屯级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每个屯都成立了理事会、户主会、监督会,党群议事更加方便了。”古平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海禄说。
在推进自然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中,贵港市统一部署安排,全面梳理摸排当前屯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活动开展、制度运行等情况,对符合设立党组织的屯应建尽建,对不符合条件的设立联合党支部或调整优化党小组,屯级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要靠好的带头人。贵港市通过乡镇党委统筹、村党组织把关,从现任村干部、有威望的老党员、优秀青年党员中选任屯级党组织班子成员4200多名。实施屯党组织书记培优提能计划,组织屯党组织书记参加市县乡学习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产业发展能力。建立理事会成员推选正负面清单和联审机制,通过群众推、屯党组织提、村党组织审、乡党委批的方式,补充选拔理事会班子成员1600多名,完善形成“党组织+理事会+户主会+监督会”的“一组(支)三会”组织架构,保障屯内事务“有人管”。
实行“五步议事法”,屯内理事“有章可依”
“现在有4户村民自愿退出1552平方米闲置宅基地,对自愿退出闲置宅基地的村民,在符合政策条件下保留宅基地权属,需建房时可以向村集体申请统一规划的宅基地,收集、规划、报建等所有过程都要严格按照章程办理,既把流程办好,也把土地用好。”近日,港南区东津镇大李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立勇和村“两委”干部商议,计划近期召集村民代表、理事会成员等讨论闲置宅基地用途。
为促进村屯理事会知责履责,贵港市明确理事会“讲好政策、做好规划、办好实事、解好矛盾、育好乡风、塑好风貌、助好发展”七项工作内容。支持各村屯制定理事会工作章程,广泛推行重大事项“五步议事法”,按照党支部提议、党员群众合议、户主会决议、理事会实施、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公开等5个步骤进行办理,同步实行村屯事务全程监督和动态监督“双线监督”,推动村屯事务自治有序、规范透明。
在推进平南县大洲镇粤发村粤发小学至上垌村路段硬化项目的过程中,粤发村桐油坪屯理事会积极组织周边村民提前平整土地、建设地基,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将财政专项资金开支、村民捐款出力等情况公开公示,引导村民主动监督施工质量。“从项目开工到建材采购、钱款用途,理事会都组织我们一起出力、共同商量、参与监督。”村民农海奇说,“这条路的顺利修成,我们屯的理事会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目前,党组织引领带动村屯理事会动员党员干部返乡26.6万人次,带动群众投工投劳58.7万人次,企业、群众捐款超1.1亿元,打造自治区级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22个、乡村振兴标杆村144个,17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党群干事“更有动力”
“我们那片有2盏路灯不够亮,尽快找人看看。”“老人身体弱,长者食堂的菜色要清淡一点。”“小龙虾丰收时,可以搞垂钓活动吸引游客。”近日,在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曹村屯党群议事厅内,村民们积极地向党支部和理事会提意见。“以前召集村民开会都是找个小球场或者借村民家的院子,不太方便,自从建了屯里的议事厅,大家参与村中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商定的事情也能实施得更快。”曹村屯党支部书记曹进飞说。
有保障更有力量,有激励更有动力。围绕“有阵地、有能力、有动力”的办事原则,贵港市开展屯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行动,通过财政扶持、联村企业支持、村屯自筹等方式,近3年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或提升屯级党组织活动场所850多个,为屯级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组织村民议事等提供保障。
鼓励村屯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贵港市建立村屯理事会星级管理机制,每年表彰一批执行有力、群众认可、实绩突出的村屯理事会,对星级村屯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倾斜,优先推荐表现突出的理事会成员进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近三年来,共表扬星级村屯理事会59个,落实奖励资金275.2万元,推荐970多名理事会成员选为村“两委”后备干部。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