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共同富裕智库论坛暨CTTI来源智库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讯 2024年12月21日,第三届共同富裕智库论坛暨CTTI来源智库揭牌仪式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共同富裕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部委、高端智库、兄弟高校及媒体机构的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路径,见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的历史时刻。
活动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主办,共同富裕研究院承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刘波教授,副校长、共同富裕院理事长谭凯,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教授、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理事长、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王佳宁研究员等出席论坛。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高校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参加了此次盛会。
论坛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崔希民主持。他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具有115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和全国的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985平台和双一流的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决策,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势。
在致辞中,刘波校长回顾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共同富裕研究领域的探索与成就。他强调,学校于2021年12月成立了共同富裕研究院,旨在通过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引导,聚集校内外的研究力量,把研究院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专门研究共同富裕的研究机构和新型智库。近年来,研究院在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建议。此次入选CTTI来源智库,是对研究院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金文成在致辞中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当前中国正接近于世界舞台的中央,预计在“十五五”期间将进入世界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他强调,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领域,金融机构需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此次论坛的召开正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关键时刻,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就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实现路径等进行广泛研讨。最后,他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站位思考共同富裕问题表示感谢,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的成立和入选CTTI来源智库,是对研究院在共同富裕研究领域努力和成果的一个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他希望研究院能够继续发挥优势,为服务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进行了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揭牌仪式。中国智库索引(CTTI)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合作开发的智库数据管理与评价系统,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认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成功入选CTTI来源智库,是学校践行教育部关于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建设要求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谭凯副校长和南京大学智库评价中心李刚主任共同为CTTI来源智库揭牌,标志着研究院在智库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颁发聘书环节,主办方对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进行了表彰。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音乐,获奖者依次上台,从主持人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聘书。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整个颁发证书环节气氛热烈,充满了对优秀者的敬仰与赞赏。
在揭牌仪式后,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教授强调了高校智库建设中需处理好的十大关系,特别是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等关键方面,并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寄予厚望,希望其能成为CTTI大家庭中的标杆智库。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理事长王佳宁研究员对杨璐璐团队取得的业绩表示祝贺,并分享了“十五五”时期智库服务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杨璐璐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研究成果和未来规划,表达了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支持的感谢,并展望了研究院向高端智库迈进的前景。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各行业专家分别就共同富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研究员作了题为“推进共同富裕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的专题报告。他强调,推进共同富裕需要重点研究收入分配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会均等、健康公平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问题。他提出,制定政策目标要有科学性,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拿出实现目标具备可操作性的一些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研究员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几点思考”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他强调,要关注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研究员围绕“以系统集成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行分享,认为当前农村农民的现状是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解决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她强调了农村在共同富裕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通过系统集成改革来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则就“过渡期后如何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和帮扶制度”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消除或缓解城乡差距、个人差距等问题。在过渡期结束后,是否继续实施帮扶制度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他提出,要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和帮扶制度,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地理与乡村法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王介勇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作为国家智库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中的贡献,回顾了精准扶贫的工作与成果。他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农村收入均衡性,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现象。针对共同富裕的实现,他提出了精准策略和增强内生动力两方面的建议,包括强化基础保障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教育培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同时,他还强调了构建城乡要素融合、区域互补发展、农民合作等网络的重要性,以实现共同富裕。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车峰强调边疆民族地区是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并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探讨如何助推共同富裕。他分享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包括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的契合性,以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统筹性、整体性、变革性、智慧性和协同性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最后,他提出了完善党建引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市域文化建设、提高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矛盾能力和促进社会各方主体协同发力等实现路径。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周军简要汇报了关于江苏城乡共同富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课题。他强调该课题核心路径包括宜居、宜业、宜心、美丽四个方面,并介绍了江苏实践中的五个重点:规划引领、农村基建提档升级、匠心打造苏式四人居住、密织公共服务网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他特别提到江苏的规划覆盖率已达9000多个行政村,并推行陪伴式服务以确保规划实用性。此外,还介绍了江苏在基建、舒适人居、连片发展、文化挖掘、公共服务网络和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如“1+4+X”治理模式等。
在论坛总结环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杨璐璐教授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她强调,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需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推动共同富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最后,杨院长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她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共同富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第三届共同富裕智库论坛暨CTTI来源智库揭牌仪式的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共同富裕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