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力争到“十五五”末GDP实现翻一番,突破6000亿元,再造一个新龙华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深圳市10月25日在龙华区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龙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雷卫华、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董彧、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红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局长李昆作发布。雷卫华表示,将坚决扛起经济大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制定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案,以“四新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到“十五五”末GDP实现翻一番,突破6000亿元,再造一个新龙华。
雷卫华从“两大新产业、三大新动能、四大新城区、五大新福祉”四个方面作介绍了该区发展路径: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大“新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在2017年、2018年和2022年连续突破4千亿元、5千亿元和6千亿元大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1%,先进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近七成。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全市“20+8”产业布局,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体系的深度互促融合。
一方面,加快打造“1+2+3”先进制造业体系。“1”就是以数字经济为引领。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1104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5346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0%,数字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重点打造智能终端、网络通信2个四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十五五”末数字经济规模超一万亿元。“2”就是以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两大产业为主要支撑。我们正在建设两个平方公里级的能源科技城和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就是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现代时尚三大产业为潜力新赛道。重点打造成三个300亿级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增长引擎。特别是,低空经济方面,龙华拥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不久前的国庆假期,深圳连续7天上演了精彩纷呈的万架无人机表演,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这场视觉盛宴的技术提供方和执飞方,就是来自龙华的大漠大智控企业,这家公司还创造了无人机表演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单台电脑控制最多无人机同时升空、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
今年以来,我们陆续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1+22”系列政策,包括1个行动计划和22个专项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支撑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在“十五五”末突破一万亿元大关。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3+3+2”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一个“3”是软件信息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创意设计三大优势产业,第二个“3”是产业金融、智慧物流、数字文旅三大成长型产业,最后一个“2”是专业服务、高品质生活服务两大潜力产业。力争3年后到2026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5%。
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新动能”,巩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优势。一是注重以改革激活力。坚持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积极推出一批具有龙华特色的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品牌。比如,我们探索实施的“多调联动 精智解纷”工作法作为深圳唯一案例,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我区获奖代表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二是注重用开放聚合力。今年上半年,全区外贸外资增长态势非常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8.9%,新增外资企业136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46.7%。同时,我们创建了龙华区国际合作中心,落户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热情接洽了阿联酋哈伊马角酋长等不少重量级外宾。上个月,我们还在国合中心成立了龙华区“产业出海联盟”,就是要“一揽子”服务辖区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拼船出海,进一步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
三是注重向创新要动力。全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就诞生在龙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落户在龙华,我区新型显示器件集群还入选了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当前,龙华拥有376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40家企业还上榜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榜单。接下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强创新,以强劲动力推进龙华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设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四大“新城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能级支撑。最近,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我区民治和龙华街道纳入都市核心区,布局了龙华城市功能中心和民治城市功能节点,为我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新格局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将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功能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区空间开发利用体系。首先,在规划上强化战略引领,重点打造南北“双中心”南北“双十园”,加快形成龙华中心区的新格局。龙华的南部区域,座落了深圳北站这一粤港澳大湾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汇德大厦、汇隆商务中心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市文化馆以及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等市级“三馆两院”陆续建成投用,这里已成为龙华发展比较好的南部中心区,现代化都市氛围日益浓厚。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现有良好的基础,全面建设北站数字经济、大浪现代时尚、中部国际工程设计3个总部经济集聚区,高标准建设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打造承载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数字产业中枢”。龙华的北部区域,是我们面向未来重点打造的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圳新一代中心区,我们将加快推进龙华中心片区规划建设,打造成深圳都市圈北拓中心、生态宜居型绿美智城。同时,我们注重“三生”融合,因地制宜实施南北“双十园”连通示范项目,将串联九龙山、鹭湖、梅林关等超100平方公里的蓝绿空间,促进自然与城区融合发展。其次,在建设上坚持宝地宝用,重点打造7个重点片区和11个集中连片开发区,增强城区发展“集约度”。比如,我们正在加速推进梅林关片区规划建设,对标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巴黎拉德芳斯区打造垂直立体的“轨道上盖之城”,新增开发量达18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700亿元,“英雄难过梅林关”将彻底成为历史。同时,我们强力推进11个集中连片用地整备,目前已释放13平方公里优质空间,形成可招商用地3.15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集中连片开发完成总投资约117亿元,体量居全市第一。最后,在治理上做到智慧高效,重点完善“1256”精智治理体系。我们注重构建一个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坚持减负赋能、提质增效两个导向,完善组织、运行、评价、制度、保障等治理五大体系,实施系统提升、智能驱动、精细增效、社会协同、专业赋能、法治保障等六大工程,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持续增进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五大“新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站社区视察,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教育医疗方面,自龙华区成立以来,我们新改扩建公办学校61所,新增公办学校学位超11万座,增长了近2倍。我们还在2所区属医院成功创三甲的基础上,加快推动3所市属医院年底开业运营,总床位数达到近8000张、增长1倍多。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实施五大惠民计划,持续增进民生“新福祉”,努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