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东阳:以产村融合铺就彩色“共富路” 向“新”而行打造蔬菜“康养村”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在山西榆次东阳镇,一幅产村融合、共富发展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正以创新的思路和坚实的步伐,向着打造蔬菜“康养村”的目标大步迈进。今年来,东阳镇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创新布局蔬菜产业,抓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科技引领 “菜篮子”基地托起村民小康梦
走进东阳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进入康养源现代生态智慧棚,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降脂黄瓜、控糖椒和降血压西芹等新品种,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据山西康养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岐明向记者介绍,康养源现代生态智慧棚占地18亩,棚体为单体连栋拱棚,致力于实现风能、雨能、太阳能的科技融合,温度湿度的智能化操控,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高标准示范拱棚。
在东阳镇,这里的蔬菜产业早已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16年,恒茂现代工业集团被晋中市授予“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通过蔬菜规模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投产后通过引导周边蔬菜种植户二茬种植,预计每亩增收1千余元。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参与酱腌菜制作、销售、物流等,预计提供劳动岗位50--100人。
东阳镇蔬菜品类众多,享有“三晋蔬菜第一镇”的美誉。近年来,东阳镇在争创“省级蔬菜专业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康养蔬菜,依托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和现有农技人员做好生产环节技术服务,着力推动“三晋蔬菜第一镇”向“三晋康养蔬菜第一镇”蝶变,选取西阳村先行示范,探索并推广“322”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保障”的现代化蔬菜发展路子。
目前,已形成多品种蔬菜矩阵,随之衍生出的蔬菜产业链逐渐完整,拥有恒茂现代工业集团、康养源农业科技公司、逯宝采摘园等多家公司提供现代农业展示、蔬菜采摘、蔬菜加工产品,还有西阳村与华讯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的数字西阳小程序,可为蔬菜嘉年华项目数字化展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镇通过“数字西阳”平台建设,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数智力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数字西阳”平台主要涉及三大模块,一是产业发展模块,该模块通过五新农业、康养产品、种植日记等实现农业种植高效化、产品销售多元化及人才培育科学化。在这个模块的助力下,农民们能够获取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精准安排种植计划,同时拓宽了销售渠道,让优质的蔬菜和康养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打造数字西阳,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推广至全镇各村,最终实现一镇全域共富的发展目标。”东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文志说。
产村融合的发展模式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不仅让蔬菜产业日益兴旺,也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精准试验基地 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太长高速公路榆次出口东边“东阳试验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的实验田里,收割机在金色的“海洋”中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饱满的麦穗吸入机器,机尾随即喷出绞碎的叶子,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据了解,东阳试验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是山西农业大学下属12个科研院所、2个科技企业的科研试验平台,同时也是校院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和学生教育实践基地。2019年,该基地列入省科协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列入山西农业大学耕读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列入省科技厅山西省科普基地。
东阳试验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是深入推进科产教融合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东阳镇积极发掘当地土地资源,主动对接山西农业大学,通过引入智能化农业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确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积极推动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和转型。同时,健全完善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用“科技”驱动农业发展“高效路”。
此外,还鼓励农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晋中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筑牢粮食根基。
东阳试验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将以农业科研试验为核心,大力发展科研试验、实习实训、专业培训、科普教育等四大板块,全面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着力打造集农业科研、成果展示、教育培训和学生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基地。
提升“新颜值” 打造和美乡村
航拍下的东阳镇,各村庄内外山水环绕,农家小院雅致静谧,村路延伸田野,村民满面春风……
在东阳村,“两委”班子干劲十足,大伙儿正分工合作,拿着工具,清理杂草,安装栅栏,清扫垃圾,为村子颜值增添色彩,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持续巩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成效,东阳镇扎实推进“百千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问题整改“大比武”,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群众联动等方式,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出动2160余人次进行垃圾清理。
同时,因地制宜划定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田间地头和农户庭院四大重点区域,累计清理垃圾2000余吨,拆除视觉污染设施318处,整修坑洼路面17处、修剪绿化带2270平米,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约3879吨等。全镇21村均建立村庄清洁监督机制,百分百实现垃圾上门收集,并将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推动“大比武”行动从集中式攻坚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此外,乡村治理和便民服务两大模块,以基层党建、村务管理、生活服务等为抓手,创新服务场景,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化及服务群众便捷化。村民们可以通过平台便捷地参与村务决策,了解村里的大小事务,享受各种贴心的生活服务,大大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不仅如此,在产业发展方面,东阳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升蔬菜品质。同时,积极拓展产业链,发展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丰富的蔬菜资源,打造特色康养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蔬菜康养之旅。
向“新”而行的东阳镇,正以产村融合为笔,以数字赋能为墨,描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阳镇的彩色“共富路”将越走越宽广,蔬菜“康养村”的招牌将更加闪亮。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