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院装饰助力中轴线申遗成功,打造申遗文本汇报展
中国发展网讯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成就。
历时12年的申遗之路
北京市中轴线申遗工作始于2011年,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这一历史性时刻终于到来。
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深入配合北京中轴线上相关遗产构成要素的设计保护咨询配合工作,完成了“正阳门历史文化及申遗文本汇报展”的整体展览策划设计与实施,为申遗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陈设计彰显文化魅力
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迎检汇报展设置在正阳门箭楼里,箭楼共分为四层。城门洞化为光影通廊,光影化为雨燕,伴同来宾通过券门门洞中轴线。
北京建院装饰设计团队在此次的展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性。以“都城秩序”为设计理念,“遗产描述”、“遗产价值”、“保护与管理”三个篇章为主线。全面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
为了维护正阳楼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本次展览的布置采用了创新方法,避免对建筑本身的破坏。我们采用了非侵入式的设计,确保了展览与古建筑的和谐共存,同时让参观者能够深刻体验到正阳楼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创新设计与文化展示
伴随雨燕飞舞,映入眼帘的巨幅LED立屏展示出震撼的中轴线全貌,两侧展墙如长卷缓缓展开围绕其后,造型中正对称,降低了对建筑的遮挡。紧接着背面展示了千斤闸完整复原造型,结合影像模拟千斤闸开关细节,突出箭楼建筑的核心。
设计团队提炼箭楼的建筑语言,创新性地将“窗”作为展陈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展陈空间设计。充分利用箭楼的箭窗,将其所在位置和周边景观纳入展览之中,展现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布局,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轴线的规划和设计思想。
展厅中设置的自发光展陈箱体减少了对建筑的影响,同时展墙中的柱“窗”和景“窗”将箭楼建筑与展览内容完美融合。
迎展空间与遗产价值
通过展馆中的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在遗产价值主展区展示康熙南巡图、天坛祭天礼器、金砖以及正阳门压胜宝盒等,利用文物、照片搭配线性图注,清晰有趣的为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提供见证。
照明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及多种模式的前提下,以建筑自身结构特点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厅中的每个“盒子”都可独立解决灯光照明、展品固定等问题,组团化场景化展示内容。
非遗展示与文物陈列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和正阳门历史文化展,旨在正阳门箭楼内全面呈现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精髓,同时承担起接待世界遗产组织评审委员会专家的重任。
展陈布置以"燕京八绝"为设计主线,展示多件非遗代表作,工艺复杂且制作精良的金漆镶嵌、雕漆、京剧戏服、景泰蓝等,一系列展品陈列在"中轴线"左右。这些文物静静地在展厅中向观众诉说着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深度,体现了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
展厅中大气古朴的明式实木宫帽椅与香几,结构简练,造型协调,不因其造型简单而使人感到单调乏味,相反予人隽永大方之感。
国际认可与不断进步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是世界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泛认可。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肯定,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中国将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