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连接线宽了两县发展的心
一条连接线宽了两县发展的心
贵平高速公路项目之打捆项目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对推动贵阳、龙里、贵定三市县融合发展,对贵定县实施“融贵阳”主战略,特别是对贵定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路地融合发展观察报告(一)
——从贵平高速公路项目之打捆项目贵定至龙里连接线观察(下)
中国发展网记者 吴承坤
将生态旅游产业提升到全新高度
金南街道办事处地处贵定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核心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6万余人,这里除了既有的交通优势(沪昆、兰海、高速设有贵定互通匝道)以外,还是贵平高速公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在贵定的起点,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面对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金南街道办事处如何布局产业发展呢?办事处主任王金珍告诉记者,金南街道办事处重点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旅游产业提上全新高度。
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贵定甘溪林场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金珍说:“这一重要指示,是我们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全部核心动力。”
贵定甘溪林场
王金珍告诉记者,金南街道办事处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两个方面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拥有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优秀的生态资源。
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始建于1958年,到现在已有66年时间。目前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林场经营面积1.34万亩,森林总蓄积4.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1.06%。
期间,通过《甘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5—2025)》,总投资9700万元将森林公园与林区一体规划建设,建成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
期间,投资1258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生态文化展示馆。
十余年来,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共接待省内外知名企业团队和各级考察100余次、1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累计接待人数达到15万人次,成为省内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完成森林公园到贵定北站快速干道、2500平米休闲广场、4000米观光步道、10000平米环形停车场、1.5公里进场道路硬化和油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林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带动周边12个村寨开办农家乐68家、旅馆16家、年增收500余万元。
二是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王金珍告诉记者,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甘溪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有优秀的生态资源,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经过深入的勘察,甘溪森林公园地热项目勘探工作已全部完成,共钻探深度达2094米,地面出水温度39℃,出水量1500吨/天。
王金珍告说,金南街道办事处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重点发展生态康养温泉项目。
目前,基于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甘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启动的“贵定县生态康养温泉小镇项目”,已开始对外招商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10.5亿元,并且已有省内外的大型国有企业前来洽谈合作。
项目共建设温泉疗养院一个投资5.5亿元,建设森林休闲避暑及配套设施一个投资5亿元。温泉疗养院,占地面积15公顷;森林休闲避暑及配套设施,占地100公顷。
王金珍告诉记者,该项目的开发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树立生态消费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相契合。项目以打造贵阳近郊康养旅游综合目的地为目标,以森林保健游憩新产品和新业态引领旅游消费市场,着力开发公园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观光、温泉疗养等旅游功能,同步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贵定至龙里连接线 路基建设成果
构建“农文旅研”多业态新格局
贵定县盘江镇区位优势优越,境内有湘黔铁路、沪昆高速公路、210国道穿过,距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夏蓉高速公路十分钟,盘江镇政府紧邻沪昆高速公路匝道口,距省城贵阳约56公里、距县城贵定仅11公里。贵平高速公路在贵定县盘江镇马场河村布设了洛北河互通匝道。再加上通过县境内的平交道口进入贵平高速公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盘江镇区位交通优势将形成网状式新格局。
在交通优势新格局中如何布局产业发展?盘江镇党委副书记王熠学告诉记者,盘江镇重点是以贵阳及周边市民近郊游为客源地,聚焦“一景一漂一村一寨”资源优势,以建设旅游康养养度假功能区为目标,构建多元化的“农文旅研”多业态新格局。
王熠学说,盘江镇的“一景一漂一村一寨”资源优势主要是指,一景即是金海雪山景区;一漂即是洛北河漂流;一村即是音寨村;一寨即是千户布衣寨新沿村。
金海雪山景区有1530亩的农田核心坝区,“漂”、“村”、“寨”都是依托坝区打造的景区。
金海雪山坝区是全省高标准示范农田坝区,洛北河早在1997年就开始漂流,中途虽然断漂过,但目前已恢复漂流,音寨村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为“中华布衣第一寨”,新沿村同样拥有上千户布衣族群众。
王熠学说,为迎接贵平高速公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特别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的建成并免费通行后,区位交通优势将形成网状式的新格局。盘江镇除进一步完善洛北河风景名胜区、洛北河漂流各项设施功能服务市民外,主要是重点完善金海雪山景区的各项设施功能,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以全新的业态迎接八方客人。
一是催生新业态。通过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引入企业、社会资本打造高端康养中心,培育旅游服务新业态。
二是打造新模式。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音寨后山叠瀑项目、乡村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等重大项目推动旅游环境提质升级。
三是重构新秩序。明确政府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制定景观保护、食品安全、民宿规范、建房管理、环境治理等方面管理办法,明确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的统一运营和管理、宣传营销,明确村民负责签订遵守村规民约,实现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是实现新跃升。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保留农村“原味”,留住乡愁,破解乡村旅游“脏乱差”难题。注重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旅游资源,依托布依文化、农耕文化,对“旧文化”进行挖掘,逐步形成以旅游、居住、康养、研学为一体的精品旅游体验脉络,让游客参与沉浸在浓郁的文化之中。
三大经济园区产业内外交融更加发达
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连接了龙里、贵定两县的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等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农业园区),并将其与既有有铁路、公路并网融合交流、交汇、交换,园区的生产要素、产品内外交融将更加便利和发达。
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的终点,顺接贵龙城市大道,交通区位优势优越。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境内有多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区位优势同样优越。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示范园这主要通过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在沿山镇沿山村布设的互通匝道,结束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示范园区通过沿山互通匝道,顺接贵定县城至贵定县昌明镇的市政大道,与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实现相互连通。
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位于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内,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于九十年代,经历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最后建成“龙里工业园区”。
2011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龙里工业园区”更名为“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
目前,开发区有“上海宝钢、华润雪花、达利食品”等500强企业落户,开发区入驻各类企业近5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家(规上企业数居全省前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级小巨人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创新型企业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重点产业主要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拥有“华润雪花啤酒、达利食品、高金食品”等27户规模工业企业。其中,“华润雪花啤酒、达利食品”是中国500强企业。
大健康医药产业,有178个中成药品种中,有60多个药品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8个药品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或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瑞和制药、富华制药、润生制药、良济药业”等12户规模工业企业。其中,“瑞和制药”是拟培育上市企业。
商贸物流业,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快递物流园,是贵州省最大、西南地区最专业、全国第三的专业快递物流园,拥有“中通、申通、韵达、极兔、德邦、万科维乐物流、新加坡丰树物流、深国际物流、红星美凯龙物流、郑明冷链、贵海冷链”等快递物流行业领头企业50多家,2023年日均进出港快件分拨量近450万票、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
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拥有“英吉尔机械、科美瑞博”等34户规模工业企业。其中,“英吉尔机械”为“中航发成都发动机、吉利汽车”等知名企业配套企业。
新型建材产业主要集中在水泥及添加剂、生态家居等领域,拥有“红狮水泥、宏发先科、科之杰新材料”等75户规模工业企业,其中,“红狮水泥”是中国500强企业。
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生产要素、产品与内外交融将更加便利和发达。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定县昌明镇境内。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7月获贵州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新型建材为首位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特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拥有“中烟、老干妈(生产基地)、茅台(酒瓶)、海螺水泥”等食品和建材全国知名企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主要有,贵州(昌明)国际陆港、贵定南1000万吨级铁路物流货运基地、粮食储备物流产业园、石化物流产业园等物流企业。是环贵阳工业发展增长极和西南地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
开发区现有248家企业,2023年规模工业总产值72.82亿元,完成税收34.88亿元。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先后获得“贵州省省级现代服务集聚区”、“贵州省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区”、“川贵地区一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区”等称号。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办公室主任陈文睦向记者表示,贵平高速公路、贵平高速公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增加一条高速公路通道和一条免费的快速通道,这将给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带来三个方面的巨大促进作用:
一是为开发区融入“强省会”获得一条免费的快速通道,为下一步与双龙、乌当、龙里等区域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交通支持保障,为开发区面向贵阳、融入贵阳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作为贵阳的后花园和工业产品“大仓库”的优势更加显现出来,必将助推开发区工业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交通网络得到优化,畅通物流、人流、信息流,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将为招商引资和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
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建于2014年,2015年1月园区获省政府评定为省级农业园区。园区规划核心区域为沿山镇,共涉及1个社区12个村。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发展目标,全力构建“高新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精准农业”,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其中中心园区220亩。
贵定县沿山镇镇长颜家东告诉记者,园区产业发展主要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体,以“企业+基地+村+农户”为发展模式,种植刺梨3.5万余亩。刺梨鲜果收购则面向全省全国收购,最远的收购地到达四川省的攀枝花市,是贵州省刺梨生产加工地和集散地,是贵州省刺梨加工的领头羊。园区同时还种有中药材1.8万亩、茶叶5000余亩、精品水果6000余亩、优质粮油5000余亩。
目前,共有“山王果、民天康源、绿视野、古镇香、佳凯”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中心园区。其中,生产刺梨产品的有“山王果、绿视野、佳凯、静润和、君悦果酒”等5家企业。
园区刺梨原汁、刺梨干、粮油等产品基本上实现了订单化生产,2023年沿山刺梨加工企业收购刺梨鲜果20000吨、油菜籽1000吨、茶叶20吨、野生茶籽400吨、茶叶籽30吨、实现加工产值达7.6亿元。
其中“山王果公司”为省级刺梨龙头企业,2023年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2024年预计产值突破3.5亿元,“山王果公司”通过“企业+基地+村+农户”的联结方式,收购刺梨鲜果10000余吨,收购范围覆盖全省20多个县,超过70个乡镇,共支付果农果款5000多万,自建基地20000亩,解决就业约3.6万人次,平均每年通过发放工人工资、收购鲜果、支付土地流转费等直接带动农户增收1315.42万元。随着园区刺梨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刺梨鲜果均价约2元/斤,刺梨产值得到提高,大大促进了沿山镇和周边地区刺梨种植产业的发展。
园区其他企业年固定带动当地劳动力300余人,年解决劳动力临时就业约5万人次。
颜家东说,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沿山镇将结束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步入高速公路和快速交通时代。沿山镇将顺应这一新的历史性变化,持续改善园区营商环境。争取各级、各部门对园区的项目及经费的支持,促进优势产业的壮大。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发改局等上级部门的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对园区的建设投入。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园区。
携农特优农产品快速融城融湾
湾滩河镇是龙里县最南边的乡镇,是龙里县的南部农业大镇,也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居多的乡镇。全镇有耕地面积47422亩,平均海拔1100米,湾滩河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黔南州的第四大500亩以上坝子,羊场大米、豌豆尖等产品享誉海内外,素有“龙里粮仓”的美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基地。
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在贵定县的云雾镇燕子岩村布设有一个“湾滩河互通出口”(受限于客观原因,地址贵定县境内)和连接湾滩河镇七公里长、二级公路标准的湾滩河互通连接线,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湾滩河镇将进入高速公路时代和快速交通时代。
湾滩河镇镇长冉楷杰告诉记者,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湾滩河镇将进一步扩大农特优产品的种植规模,按照早上出发下午到达的目标,通过高速公路,将龙里县的农特优产品在供应贵阳的同时,快速发往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的杭州湾等湾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龙里县的羊场大米、豌豆尖、黄瓜、稻田鱼、辣椒等农特优产品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羊场大米远销发达地区。湾滩河镇在全镇共种植水稻40000亩,创建有县级示范点2个、镇级示范点13个共8500亩;创建有耕地轮作示范点8个共3000亩,并于2021年获得大米有机转化认证。全镇羊场大米亩产量均在1200斤左右,年产量可达18000吨。
“羊场大米”色泽清亮、味道香醇、软糯适中,有独特的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商场上有非常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最高售价达到20元一斤,主要销往广东、上海、香港等发达地区。
豌豆尖远销同样是销往发达地区。湾滩河镇素有“中国豌豆尖之乡”的美称,2020年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产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全镇年均种植豌豆尖共有10000多亩,豌豆尖从当年的十月份开始种植,到次年的2月份开始采收。这一段时间,正是农田的冬闲时间,农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湾滩河豌豆尖主要远销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在贵阳市市场则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直接影响到贵阳市市场豌豆尖价格的涨跌。
记者了解到,湾滩河豌豆尖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在3-5元一斤,但最高品质的两片豆贝精品豌豆尖单价买到128元一斤。
湾滩河黄瓜远销还是销往发达地区。2020年,湾滩河镇省级龙头企业龙里圣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山东引进采摘期长、抗病性高且事宜大棚栽培的品种进行推广,聘请技术专家从事技术指导。目前共种植黄瓜1200亩,亩产3.5万斤以上,可实现每天向外发货一次,每次不少于30吨。
冉楷杰告诉记者,湾滩河黄瓜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可卖到1.8-2.00元一斤,平常时间可买到1.2元一斤,最好品质的黄瓜赶上最好的市场价可买到3.00元一斤。
记者了解到,湾滩河黄瓜主要销往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去年有机黄瓜顺利从广东虎门进入香港市场,市场供不应求。
稻田鱼远销也还是销往发达地区。在种植水稻的同时,湾滩河镇还在稻田里鼓励农民同步套养稻田鱼。
冉楷杰介绍说,湾滩河镇从2019年开始发展稻田养鱼,从2019年养殖790亩到2023年养殖8000亩,翻了10倍,从无到有,真正实现实现了“千斤稻、百斤鱼”,每年丰收节举办捉鱼节活动,吸引大量周边城市游客到镇游玩。
记者了解到,由于打农药少、施化肥少,湾滩河镇的稻田鱼品质很高,大受广东人喜爱,每斤商场价格在20元左右,全镇全年靠稻田鱼实现了较高的综合产值,全年全镇养鱼农户可实现受1600万元。
冉楷杰告诉记者,除了羊场大米、豌豆尖、黄瓜、稻田鱼等农特优产品在市场上享有盛誉外,湾滩河镇的4500亩辣椒、10000亩茶叶、5000亩金果梨等农特有产品在市场上同样享有盛誉。
其中,辣椒种植也形成了重要的产业。2024年全镇实施加工型订单辣椒种植4500亩,品种为红耀F1,预计产量达到2000吨以上,产值750万元。
冉楷杰告诉记者,湾滩河镇在组织及时销售生鲜农特优产品的同时,还在镇内建设了集大米加工、辣椒烘干、油辣椒加工、菊花烘干、茶叶加工、米酒酿造、预制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小型农特产品加工园区,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价值,目前有加工厂房21栋,年产值达8000万元。
湾滩河镇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这里有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浓郁的布衣风情、神秘的苗族文化,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近年来,湾滩河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2017年成功创建3A级景区“孔雀寨”,2022年入选黔南州乡村旅游重点镇,成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乡镇之一。
到目前为止,湾滩河镇已建成沿河旅游步道20公里,穿越六个村(社区)及农业园区;建成旅居设施8家,其中民宿2家、酒店1家、旅店5家,可接纳200人次以上旅居;建成餐饮店共11家,其中酒店1家、餐馆6家、农家乐4家;全镇以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建有黄瓜、樱桃、猕猴桃、李子、八月瓜等采摘园1000余亩,沿河宿营基地5000平方米;有大型购物超市6家、农产品销售中心一个。
冉楷杰告诉记者,湾滩河镇距离县城有60公里左右的县乡道路。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农特优产品的运输成本高、效益低,给招商引资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冉楷杰介绍说,2023年,有一家山东的企业看中了湾滩河镇的生态环境,准备在湾滩河镇投资500万元建设工厂化养鱼基地,但是在考察了交通运输现状后,受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这家企业最后还是放弃了投资。
冉楷杰告诉记者,贵平高速公路主线及其贵定至龙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后,湾滩河镇将快速融如贵阳城、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湾滩河镇将迎来农特优产品物流、加工、种植面积等三个方的巨大变化和乡村旅游的新的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改善湾滩河镇的招商引资环境。
在物流方面,湾滩河镇的农特优产品可以便捷运行30公里即可到贵州快递物流园,将大大改善物流条件,降低各项生产成本,提高老百姓的收益。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湾滩河镇在2023年成功引进广东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一条大米加工生产线项目,项目业主是湾滩河镇,企业主体是湾滩河镇翠微村集体下属企业,这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大米6吨。目前生产线一条是成功,今年即可投入生产。贵阳至平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物流的便利,将全力加大力度生产优质大米,供应城、湾市场,同时提高自身的附加值。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2024年,湾滩河镇实施了3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同时实施了980亩旱地改水田,全镇将进一步扩“大羊场大米”的种植规模,羊场大米市场需求旺盛,不愁销路,随着交通物流的进一步便捷,“大羊场大米”将以最快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进一步加大名特优蔬菜品种的种植,利用贵平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实现湾滩河名特优蔬菜品种早上采摘,晚上到达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的杭州湾等湾区市民的餐桌上。
在乡村旅游方面,在已建成3A级孔雀寨自然风景区的基础上,湾滩河镇将利用贵平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围绕山、水、做文章,大力发展露营基地、垂钓、民宿、体验式农业等乡村旅游产业。
在招商引资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便利化,湾滩河镇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在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相关链接】贵龙城市大道概要
贵龙城市大道起于龙里县城,终于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乡,与贵阳城市主干道东站路延伸段连接,全长26.9公里,为双向六车道,是贵州省首条跨地区的城市干道。贵龙城市大道龙里段路线全长16.6 km,按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 工程投资概算约21.5亿元。工程于2011年6月27日开工,两期同步实施,一期为谷脚镇王关村对门寨至小碧乡段,全线长6.3km,总投资8.48亿元。二期为金龙西路延伸段至谷脚镇王关村,全长10.3公里,总投资约13亿元。
贵龙城市大道的竣工,对龙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龙里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县城“西扩”与贵阳同城化发展、承接贵阳的产业辐射和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