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近藤修司:旭化成坚持“百年企业”的创新和变革

2024-07-02 15:55 中国发展网
外资企业 化工行业 新能源汽车

摘要:“旭化成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化的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近藤修司表示,旭化成在中国同样拥有诸多业务,在此基础上也必须重点思考发展哪些业务才能在市场胜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不断挑战、不断创造是旭化成的DNA。旭化成也一直非常重视这种DNA。”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旭化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近藤修司日前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1922年在日本创立的旭化成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近藤修司表示,“百年企业”并不等于企业在百年间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旭化成一直在响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坚持变革,积极开展业务结构转型和全球化发展,以此实现持续的业务增长。

微信图片_20240702145319

创新:为“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旭化成的持续变革体现在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上。

近藤修司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全方位发展时代进入特定领域或优先领域的发展时代,中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这种变化的体现。他说,旭化成正在通过各种努力来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探讨如何通过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为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近藤修司告诉记者,旭化成致力于提高在中国的品牌地位,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业务也在随着中国政策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中国经济正在恢复中,旭化成在中国的业务也处在复苏的基调上。旭化成正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较为严峻的业务环境中实现业绩的复苏。”近藤修司说。

旭化成是一家从制造起步的企业,如今成为世界级综合化学制造商。近藤修司说,旭化成非常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业务拓展,自成立以来,一直向社会提供各种研发成果。

“实现业务的复苏并不容易。”近藤修司告诉记者,旭化成在中国的举措包括开发产品新用途、更加密切地接触中国客户、积极地开展业务活动等多种方式。

近藤修司说,旭化成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旭化成收购的汽车内饰材料生产销售公司“森织”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旭化成还将电子元件、工程塑料等产品打包整合成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

近藤修司1987年入职旭化成,2014年来到中国,常驻上海3年,2022年4月再次来到中国,扛起旭化成在中国深耕和拓展的重任。他表示,实现本土化是旭化成在中国的经营管理重点,要想在中国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经营决策就要在中国本地实现,要不断提拔和委任中国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合作:在中国不是单打独斗

近藤修司表示,面对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旭化成不能一家公司“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或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携手共进,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近藤修司介绍,旭化成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开花结果。旭化成通过CVC(创业投资)及投资活动与各种企业开展合作,对拥有先进技术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他透露了已经完成投资的两家企业:一家是从事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检测的公司,另一家是主要进行再生塑料研发和生产的公司。

“旭化成一直在关注各种新技术和新领域。”近藤修司说,旭化成调研尖端技术后,或者对拥有这些技术的企业进行投资,或者将这些技术与旭化成的独有技术进行融合,以此实现旭化成新业务的开展。

深耕:大量解决方案供给新能源汽车

近藤修司认为,旭化成能为中国社会作出贡献的领域很多,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就拥有大量技术和解决方案。

旭化成面向新能源汽车拥有多项产品,电池隔膜是代表之一。由旭化成子公司博力通和上海恩捷成立的合资公司进行电池隔膜的生产和销售,旭化成通过这种方式来响应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及其关键部件不断增长的需求。

锂电池回收至关重要。近藤修司表示,在这个绿色环保的重要领域,旭化成不仅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隔膜,也在探讨如何回收电动汽车的电池隔膜。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旭化成的战略举措还有很多。一方面,旭化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附加价值的材料。例如,旭化成兼具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发泡改性PPE珠粒SunForce™已被OEM(原始设备生产商)采用,旭化成在不断扩大其销量。另一方面,旭化成提前预估OEM的需求,并邀请合作伙伴到上海和深圳的旭化成共创中心对话商讨,提供针对汽车的解决方案,促进业务的扩大。

多样:经营资源向重点领域集中投入

涉及领域广、产品服务丰富是旭化成的显著特点。事实上,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旭化成究竟有多少深入不同行业的产品。

在To C端,旭化成凭借旭包鲜®这一生活用品为消费者熟知。在日本,保鲜膜市场的半壁江山被旭包鲜®占据,“旭包鲜”也几乎成了保鲜膜的代名词。在中国,旭化成还研发了垃圾袋产品,凭借物美价廉的特点大受欢迎。

然而,这些明星产品只是旭化成产品系中的一小部分,诸多不为大众所熟悉的产品在To B的各个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旭化成有一款历史悠久的离子交换膜,可以借助其来实现食盐分解,制作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烧碱”;在这个过程中,旭化成通过对机器运转的监测手段,提前预知离子交换膜或者电极需要更换,由此提前通知生产制造的客户,帮助客户完成生产经营过程的降本增效,实现节能;旭化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一款名为Planova™的滤膜产品,可以实现生物制药过程中有效过滤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还有被使用在生物工程、化工领域制造过程中的一款名为“Microza”的水处理膜产品,可高效完成对水的净化。

旭化成目前集中在材料、住宅、健康三大领域开展业务,2023财年集团销售总额约为186亿美元,员工总人数约5万。旭化成在华业务始于1988年,目前在华销售产品群分为4大部分:化学业务(丙烯腈等单体产品、功能树脂“雷鸥娜”等聚合物产品、HDI系聚异氰酸酯“多耐德”等高功能化学产品)、电子业务(LSI、霍尔元件•霍尔IC、LIB隔膜“Hipore”等)、纺织业务(再生纤维素纤维“宾霸”、氨纶弹性纤维“络衣丝”等)、医药•医疗业务(医药制剂、诊断剂、血液净化相关仪器)。目前旭化成在中国有法人公司20多家,员工约2000人,销售额约占集团整体的10%。

“旭化成最大的优势在于多样化的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近藤修司表示,旭化成在中国同样拥有诸多业务,在此基础上也必须重点思考发展哪些业务才能在市场胜出。

“中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各种业务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并存活下来?旭化成需要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探讨和调整,同时经营资源也要向重点领域集中投入。”近藤修司表示,旭化成的目光聚焦于“中国的需求”,希望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技术为包括脱碳、数字经济、健康中国等社会课题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崔立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