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项国家发明专利——北京朝阳这所“牛小”到底有多“实验”
摘要: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家庭幸福和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朝阳区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核心,构建开放多元、创新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中国发展网记者 成静
心仪的课程自己选、上个小学“顺便”拿几项发明专利……这些不是幻想,而是在朝阳区实验小学真实存在的。那么,朝阳区实验小学究竟实验了什么?是如何做的呢?
“省时专家” 58节关键课建立数学体系
学校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的知识点打通,提炼了58节关键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抓基本概念的迁移”节省了大量学习时间。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学科纵向和横向教研活动,梳理出58节关键课之间的联系,研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实现不同年级知识点的融汇贯通。
省下的课时,学校设置了数学游戏、数学文化课、数学思维三大类拓展课程,寓教于乐,学生变得乐学、会学、善学。
“自助式”选课 走班新模式+N种课程任选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走班上课,想学什么选什么,在这里实现了“上课自由”。语文学科推出了9个内容26门课程的选课走班模式;英语学科总结出中外合作教学和分层走班模式;科学学科开设了“炫酷的小马达”“奔跑的小车”“美妙的八音盒”等趣味课程;体育学科则开设了篮球、足球、游泳、武术各类运动教学;音乐学科开设了“唱游欢乐谷”“太鼓达人”“电子管风琴”等声乐和乐器的指导课程;综合实践学科开设了“趣味3D打印”“传统手工艺”“厨艺小当家”等等丰富的可选课程让孩子们在兴趣的海洋中快乐遨游。
“发明热潮”动脑+实践=新发明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学生们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加上专业老师的辅导,上个小学还能“顺带”拿几项发明专利。
学校通过研发科技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并通过一次次的试验验证想法,最终让一项项发明脱颖而出。
2009年朝阳区实验小学自主设计的一整套数字化校园系统荣获国家专利项目后,便拉开了学校师生的发明创造热潮。
水烧开就能给出提示音的智能测温锅盖、可以放笔和装便签的多功能读书带、能自动升降的纸巾盒、能减少龋齿发生的盐水漱口设备……一项项由学生奇思妙想转化而来的国家专利,在朝阳区实验小学落地。十余年来,学校师生累计荣获了40余项国家专利项目,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类型。
“沉浸式”养成60个好习惯
在朝阳区实验小学,“刻板、老式”的行为教育已被更新,“沉浸式”新体验,让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学习变得简简单单。
学校从养成教育入手,通过学生行为规范60条,真正做到将儿童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见到老师同学,会摆手问好”“双手交接老师父母给的物品,并致谢”“在楼道里走路,像一只温柔的小猫,慢步轻声从右行”……朝阳区实验小学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详细解读,细化出60个学生行为基本动作,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礼仪、懂礼貌、会感恩、谦逊为人、热爱祖国和集体。
同时,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应6个年级、12个学期的教育活动,形象化、细节化形成配套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对本年级的10条内容熟记,并能有意识地在相应的时间和场合,应用这些规范内容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沉浸式”学习行为规范60条,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学生的行为规范。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家庭幸福和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朝阳区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核心,构建开放多元、创新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