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并重
中国发展网讯 “人多、车多、经营主体多、历史欠账多”。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曾对当地城市管理面临的难题直言不讳。
方法总比问题多。东莞围绕“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目标,用“力度、靓度、温度”巩固“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提升“有序安全”的管理水平,拓展“美丽时尚”的城市管理内涵。
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城管系统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以“开年即决战”的决心和“快严实”的作风,积极破解东莞城市管理的堵点难点,以“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为抓手,全面巩固“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持续提升“有序、安全”的城市管理水平,深度拓展“美丽、时尚”的深度城市化内涵,以高质量城市管理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市容环境大幅提升。环卫水平不断提升,东莞市城管局被评为广东省环卫工作突出集体,2个环卫案例入选住建部典型案例。生活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垃圾分类评估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二档第一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
二是城市秩序进一步优化。慢行环境更为舒适,城市家具提档升级,停放秩序逐步好转,加强招牌和夜景灯光管理,推动地摊经济有序发展。
三是城市品质形象蝶变跃升。按照“抓紧提升镇容镇貌”的要求,推动美丽风貌带初步串珠成链,我市美丽圩镇建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评价验收中排名全省第一。实现“一社区一公园”全覆盖。东莞植物园成功创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
2024年,东莞市城管局当好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打造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为抓手,以打造“干净有序之城”“千园共享之城”“宜居韧性之城”三张名片为目标,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上台阶的同时,重点抓好“五强化五推进”,实现城市环境品质由“脏”到“净”、由“乱”到“治”、由“差”到“美”的转变,推动城市管理特色鲜明、城市景观出彩出新、城市文明向上向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例如,强化城市秩序提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印发《东莞市城市家具建设指引》,研究制定《东莞市城市家具设置管理规范》,开展人行道路“三好三提升”示范路创建行动,消暗、提亮、优化市政广告照明设施。
“软硬兼施”让社区街道焕然一新
东莞市南城街道“门前三包示范街”簪花路是一条现代化综合型商业街区,簪花路总长1.02公里,连接体育路和东莞大道,是东莞大道品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示范路段,现在的簪花路宽敞明亮,两旁的绿树高大挺拔,其实簪花路以前也是有黑历史的,以前的簪花路道路很窄,路面有破损坑洼,路边还有机动车乱停乱放,加上两旁的商家占道经营和乱摆卖现象严重,所以以前的簪花路拥挤不堪,还存在道路安全隐患。为了扫清簪花路黑历史,让簪花路焕然一新,南城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多措并举,“软硬兼施”,成功将簪花路打造成洁净靓丽、宽阔有序的“门前三包示范街区”。
如何“软硬兼施”?
所谓硬,其实就是指簪花路硬件升级改造,为了改变簪花路脏、乱的面貌,南城街道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通过微改造、小提升、建设街头小景等措施丰富簪花路的街景,让绿化和基础设施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同时通过车辆退让红线等措施,将簪花路人行道拓宽,让整个街区变得宽阔明亮;规划停车位,保证周边居民停车需求以及避免乱停乱放;多措并举全面升级簪花路道路和各种硬件设施,全面提升簪花路人居环境。
所谓软,就是指加强软性服务,一是通过“人力”与“科技”相结合,城管片长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的同时,利用“市容AI感知微执法”的智能手段,加强簪花路秩序管理(市容AI感知微执法就是指利用道路上的监控摄像头对城市六乱问题进行抓取拍摄,上传到数字城管平台,及时叫相关人员处理);二是城管片长和玉兰女子队驻点宣传和服务,片长和玉兰女子队不时会在簪花路宣传“门前三包”,加强与附近居民和商家沟通,为了将群众问题解决在一线,南城街道还建了“城管服务面对面”微信工作群,附近居民和商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内反馈,城管片长和玉兰女子队会在第一时间为群众解答问题,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同样优秀的还有石鼓社区。石鼓社区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近年来,石鼓社区全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打造绿美石鼓,石鼓社区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及南城分局的指导下,对社区内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了一批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2022年石鼓社区被评为“示范社区”。
石鼓社区极具代表和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古榕树护坡的前身因为长久没有开发利用,杂草丛生、垃圾和建筑废料堆积,环境卫生脏、乱、差,附近居民都会绕行。为了改善社区环境,石鼓社区听取居民意见,多次更换改造方案,最终保留原来的梯级,砌上红砖头,种上绿植花卉,将原来的垃圾坡升级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环境优美、具有本土特色的街头小景,也成为了石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在,时不时会有周边群众来护坡走一走、拍拍照,护坡妥妥地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古香古色、青砖灰瓦的馀庆路,原来两边是破旧的居民楼,还有破破烂烂的雨棚,社区进行了统一改造,建设成整齐有序的商业街,在这里肯定看不到蜘蛛网一样的三线,因为社区在进行改造的时候,全部将三线埋到了地下,所以现在馀庆街环境美观大方、整洁靓丽。为了提升石鼓社区的生态和人居环境,社区进行了很多建设和改造,也增加了很多生活配套,现在生活在石鼓社区的居民每天可以尽享绿意之美,生活也很便利,幸福感满满。
像石鼓这样的村(社区),在东莞还有很多。比如东坑镇丁彭黄片区,以“山水新天地”为主题,通过修复山水生态、综合环境整治、优化内部交通、完善配套功能、凸显区域特色五大策略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东坑生态人文格局,打造独特文化内涵的山水栖居典范;长安镇新民社区通过改造“茅洲河指挥部—沿河路—五号亲水平台—裕民街—新丰路”的风貌带,重点突出筷子涌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新民三村口袋公园、顺和路后巷道路升级等亮点工程,有效改善辖区道路通行条件,丰富村民的休闲使用空间及活动体验。
数智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东莞市从2014年开始,就在探索数字化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建设数字城管,实现高效、精准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到了2019年,东莞市启动智慧城管(一期)建设,逐步建立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时至今日,初步建成智慧城管(二期),开始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城管“绣花功夫”——进入数智城管新阶段。
针对数智新城管,东莞市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平台搭建创新。依托各类先进信息技术,创新搭建一个“133+N”系列应用的智慧城管大平台,即一个数据底座、三个赋能中心、三大业务平台和N个应用场景,共计26个子系统。同时,也不断挖掘AI人工智能的场景化作用,通过AI算法在各个业务系统上的应用,让非现场采集问题、系统自动预警成为常态;而通过AI识别出的问题则可以对接到案件统一分拨系统,实时分派到责任部门进行闭环管理。此外,还活用系统创新应用场景来支撑业务工作,如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中AI感知技术和“e”执法应用的三码评价结合起来,创设了门前三包AI感知微执法应用场景,实现门前三包问题的自动预警和快速处置。
而另一大创新则是运转机制创新,以智慧城管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健全运转保障体制机制。在这个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的物理空间之上,构建了一套“一专六组”的指挥联动机制。在案件、事件的流转上,按照“城管案(事)件分级分类规则”,对各来源渠道的案(事)件进行分析、研判,配套了小中大指挥联动机制,实现了闭环监管:领域事件分组闭环、疑难事件专员研判、应急事件提级统办。在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上,我们实施定期简报、闭环管理的机制,督促补齐城市精细化管理短板。
通过科技应用、制度保障两方面的创新,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复核、第一时间分拨,在东莞全域范围每天可发现处理约4000宗城市运行问题。
智慧城管让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由静态转向动态、由粗放转向精细,东莞市受邀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数字政府峰会,并现场发布智慧城管成果,引起热烈反响。此外,“智慧城管”系统荣获东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佳优秀案例,并获得住建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多家官方媒体的宣传肯定。
责任编辑:张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