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广州出台“北部山区22条” 力促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2024-01-05 17:08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1月5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支持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陈旭指出,广州市北部山区是广州市的生态发展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菜篮子”和“后花园”。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解决广州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制定专项支持政策。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或“北部山区22条”)正式印发。

主要内容

《意见》共包括七个方面22项任务,为方便公众理解和记忆,可以简称为“北部山区22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666”,即一个总体要求、六大目标、六大任务、六大保障。

总体要求。

以推动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协同联动、改革创新,全面促进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城乡融合。

“六大目标”。

包括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均衡可及、生态产品价值凸显、共同富裕成效明显等六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同时,以2025、2027、2035年为时间节点,进一步明确阶段目标,力争将北部山区建设成为广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六大任务”。

以构建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引领,以增强北部山区产业发展新动能为重点,结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这也是“北部山区22条”的主要内容。

一是加快构建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意见》站在全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统筹谋划北部山区的发展。在全市层面,支持北部山区融入广州“三脉”“三轴”“三核”的城市发展格局,依托区位优势参与东部中心和北部增长极建设,积极探索与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在大湾区层面,支持北部山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和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重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为加强北部山区资源集聚和整合力度,将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山区招商平台,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北部山区建设。此外,将推动北部山区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以从都国际论坛、生态设计大会等为载体,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北部山区对外开放水平。

二是全面增强北部山区产业发展新动能。根据北部山区资源禀赋,培育壮大北部山区新产业新业态,全面增强北部山区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构建山区特色产业体系的同时,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产业园、特色小镇等产业载体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价值链整体提升。此外,支持北部山区结合旅游、会展、假日和夜间经济等,培育消费新业态。

三是全力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交通基础设施是北部山区最大的短板。例如,鳌头镇目前只有G355、G106两条主干道,但每天车流量近5万车次,其中大货车、重型车占比约45%,道路承载力严重不足。《意见》明确推动北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与高铁站、通用机场及地铁站点的接驳联动,从硬件上促进北部山区融入全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此外,将支持加强北部山区森林防火、防汛、应急、城乡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方面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四是健全完善北部山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意见》聚焦“一老一小”等民生关切,明确要推动市属优质教育资源向北部山区拓展布局,支持市属医疗机构在三区设立分院(院区),构建全龄友好型城乡生活圈。

五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北部山区最突出的优势,《意见》要求各区各部门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抓手,构建多元化生态文旅产品体系,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例如,支持派潭镇建设“广东乌镇”,支持小楼镇提升“仙姑故里、小楼人家”文化品牌,支持良口镇构建赛马产业经济圈,支持吕田镇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地等。

六是着力推动北部山区与市区实现共同富裕。《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北部山区建设,并为此专门建立了部门、国企及有关机构与北部山区八镇的组团帮扶机制。

“六大保障”。

为推动重点任务落实,提出构建政策体系、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资金支持、加强用地保障、健全帮扶机制、强化实施监管等“六大保障”,确保《意见》有效落地。

政策亮点

《意见》深入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意图、战略方向和实践要求,把北部山区作为广州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全面提升北部山区经济实力,力争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广州样板”。

一是坚持战略引领,首提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北部山区22条”是针对广州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份综合性指导文件。在延续过往帮扶成效的基础上,立足新起点对北部山区作出统一部署和整体谋划,围绕“六大目标”、实施“六大任务”、做好“六大保障”,提高北部山区内生“造血”能力和绿色发展动力。

二是完善发展格局,开创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着力构建完善北部山区发展新格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格局和广州市“三脉”“三轴”“三核”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北部山区与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南沙“未来发展核”等联动发展,推动北部山区成为我国民间外交及国际交流的承载地,进一步提升北部山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本地区优势产业与潜力产业,优化各类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加快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推动中心城区与北部山区产业梯次转移、联动协同发展。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筑牢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高度重视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提出对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予以专项资金支持。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等试点,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力度,提出试点编制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建设用地专项指标倾斜安排、建立市直部门、国企与北部山区组团帮扶及干部“双向交流”机制等政策举措。

预期效果

“北部山区22条”的落地实施,将不断提升北部山区发展动能。预期到2025年,北部山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27年,北部山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凸显,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当好示范,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广州样板”。到2035年,北部山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广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陈旭认为,“北部山区22条”的制定出台适逢其时。下一步,全市上下将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战略引领、强化政策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抓好“北部山区22条”的贯彻落实,会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动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扛起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