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广州花都: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2024-01-05 17:07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1月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花都区政府副区长蔡启介绍了花都区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的经验做法。

蔡启良介绍,2023年市委深改委正式印发《关于支持花都区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实施意见》。花都区紧紧围绕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接二连三”新型农业,大力构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农村发展图景。2023年花都区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争霸赛,以小组第一成绩斩获“全省六强”和“网络人气”两项大奖;作为广州唯一代表入选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

做好“资源+”文章,释放活力。

高标准编制《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打造北部文旅生态港纳入全区“一区一城一港一湾”的产业布局(“一区”指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城”指智能新能源汽车城,“一港”是临空数智港,“一湾”指北部文旅生态港);推进机场三期征拆工程,预留产业发展留用地约3159亩,为重大产业项目腾挪空间。同时,“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同频发力,创新农民“以田易股”模式,加快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尤其是在留用地开发利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等方面,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引入市场主体开工首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即狮岭时尚智造产业园,目前全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约20.3万亩,流转率77.35%,流转均价增长30.44%;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利用宅基地、农房等,引入13个项目有偿使用闲置宅基地、农房186处,撬动社会资本超50亿元。

打造“农业+”品牌,激发潜力

花都区利用瑞岭村市级非遗“瑞岭盆景”、狮前村制香文化、塱头村耕读文化、梯面镇“艾草文化”、绿沃川和宝桑园蔬果等,在“点”上发力,形成了“产-加-研-运-销-旅”全产业链,使得休闲农业聚集村占据了全区自然村总数的50%。结合“北部山区22条”,花都区紧紧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以建设“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充分发挥花都“山、水、林、田、花”的生态优势,投入人力、物力,引入唯品会等社会资本,注入传统文化和本土风情等内核,推进花卉、渔业、“互联网+农业”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蓝莓、花卉、盆景等特色农业,打响山水系列农产品等名特优新品牌,活化梯面千亩古茶园、“三线厂”等资源,加快建设旅游度假村、宏裕智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力争2024年新增认证农产品5个以上、各级龙头企业5家、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

搭建“乡村+”平台,增强动力

一是持续推进“人才强农”,继续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加强培育花都灰塑、珐琅、钉金绣等非遗传承人,选招结合引进人才,“以点带面”在全区培育“乡村CEO”。日前在竹洞村全市首发了职业经理人聘书。二是大力推动科技助农,深化与中国热科院广州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快建设一批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五院N基地”的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三是不断强化服务惠农,建成了全市首个农村电商产业园,设置了16间公益性直播间,企业带上产品就可带货。继续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优势,全市率先开展“金融村官”试点,支持“花都蓝莓”、鳗鱼、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四是继续探索改革富农,全区现有68家家庭农场、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首创“农户信用绿码”,深入推进信用赋能乡村振兴工程。下一步,花都将重点培育13家“强村公司”,探索“多村社抱团”“政府+强村公司+村集体”“强村公司+市场主体+农户”“合作共建+保底收益+利润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努力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广州样板”作出花都贡献。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