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 这个试点有经验 ——“川江千里行”系列报道之二

2023-12-22 20:50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报道

黑臭水体是群众经常反映的环境问题,它不仅暴露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也涉及对环境管理不力等问题。前不久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一批这样的典型案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两个基本消除”,其中一个就是“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随着城市黑臭水体的逐渐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开始加速,2022年我国确定了首批1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日前,记者随“川江千里行”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来看一看这里的治理的成效如何?

广元市地处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上游,与甘肃和陕西两省毗邻,是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我们对市、县、乡、村全域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市级19条黑臭水体常态落实巡查维护,经监测无返黑返臭情况;67条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整治,全市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4.8%。”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廷延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31222200432 

采访团沿着广元市苍溪县嘉陵江左岸的一级支流龙洞沟行走,溪水泛着清波,虽然已是冬季,沿岸种植的花朵还在盛开,有人在水边垂钓,行走在这幅美丽山水图中,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当地群众投诉最多的臭水沟。

“我们对龙洞沟河道采用清淤疏浚、利用生态石笼复填30公分土壤和原生态河道植物、生态浮岛等方式进行治理,臭水沟变清了,汇入嘉陵江。”苍溪县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纪进介绍。

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除了清理河道修复岸线,更重要的是对水沟周边的控源截污。“我们对周围70户人家建三格化粪池,消除沿线村庄居民因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源。”纪进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苍溪县针对黑臭水体周边单户、联户、聚居点、场镇周边等不同类型,采取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以分散治理为主的方式,大力推行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微动力、人工湿地、纳管处理等多种组合模式,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

记者来到五龙镇三会村村口,看到每户居民家门口,都有三个封闭的池子,其中一个池子上安装了一个2米高的排气筒。

微信图片_20231222200444

“这是单户‘3+1’污水处理池,两个池子分别是村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黑水和灰水,它们分别经厌氧发酵沉淀和隔油膜处理后进入第三个池子,水质达省标三级标准,可以用于灌溉蔬菜果树。”纪进说,该模式建设成本每户约2000元,后期基本无运行管理费用。

“原先我们这里家家都是旱厕,夏天不仅蚊子和苍蝇很多,每到涨水时,粪便还会流入水沟。现在家里有了污水处理设备,村子里的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更幸福了。”年过七十的三会村村民沈治忠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目前,全市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嘉陵江等6条主要河流水质为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宣教政研处李松岭表示。

在总结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时,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杨文生介绍说,广元市、各县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委、县政府的党政同责考核责任清单,进行硬考核。全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专班。同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作为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属地乡镇落实当地网格员或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相关水体的日常巡护,及时对河塘沟渠及沿岸进行打捞和清理。生态环境部门、水利部门及属地乡镇及时受理群众的关于水体污染的投诉举报,并进行奖惩,确保整治成效得到巩固,从根本上杜绝返黑返臭。

责任编辑:程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