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剑阁翠云廊:7778株古柏,每一棵都有人守护 ——“川江千里行”系列报道之一

2023-12-21 10:36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程晖

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这里是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

12月18日,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办、中国环境报社承办的中央媒体川江千里行(嘉陵江流域)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本报记者随团开始了广元、南充、广安3市6天的采访。

此次行程的第一站定在了翠云廊,它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阁地处四川北部,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因诸葛亮在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这里有千年古道剑门蜀道,是古蜀道的重要路段。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走进翠云廊,记者却惊叹这里沿着古蜀道两旁矗立的古柏林,有的柏树要七八人牵手环抱才能围绕,有的直冲入天,有的环绕而生。平均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柏,不仅是生态瑰宝,更是活着的“史书”。

蜀道翠云廊古柏,俗称“剑州路柏”,亦称“皇柏大道”,因清代剑州知州乔钵题诗而得名。翠云廊以剑州古城(剑阁县普安镇)为中心,呈人字形三线分布,北至昭化、南到阆中、西至绵阳梓潼县,绵延300余公里,现存古柏20391株。其中,剑阁境内151公里,现存古柏7778株,是迄今保存最完好、存世最长、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栽植驿道古树群,被称之为“蜀道奇观”“森林活化石”。

微信图片_20231221081531

在苍翠的古柏群中,两位身着汉服的女孩正在进行手机直播,她们通过直播间向观众介绍身后的古树。“之前听别人讲起翠云廊有很多古树,到了之后发现这边郁郁葱葱,美不胜收,产生了在此直播的想法,想让更多人感受剑阁古树之美。”一位叫做关小晓的女孩告诉记者。

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

这份对古树的爱护与尊重更是延续至今:剑阁县专门设立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对古树进行保护。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讲起几天前的一次救助——一场九级大风“造访”剑阁县,部分救助——一场九级大风“造访”剑阁县,部分古柏的枝条被吹断。护林员在巡护过程中发现少数树木的创口距离树干较近或创口过大,这些问题被交由专家“诊断”,通过防腐等措施被保护起来。

微信图片_20231221081540

 

“习近平总书记7月来这里视察时,他嘱咐我们,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广元市剑阁县生态环境局环保总监张威告诉记者:“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提升环境质量,依托蜀道翠云廊古柏资源保护、发展和利用,以生态提标和生态治理为主攻方向,为蜀道翠云廊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

“古树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唐天勇告诉记者,“我们定期会对树木进行‘体检’,分析它们的营养状况、长势,并针对濒危或者衰弱的古树制定‘一树一策’的‘诊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剑阁县建立完善了《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严格落实“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人”“一树一专班”保护措施,按照“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群众+一名专家+一名护林员+一名监督员”的“五个一”管护机制,建立了“1+9+52+830”专班保护体系,有力推进古柏日常养护等工作。探索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设,在全县29个乡镇设立环保办,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保障专项工作经费,使县域蜀道沿线基层生态环保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31221081551

 

从古至今,剑阁人用实际行动保护古树,正是由于他们像爱护大熊猫一样地爱护古柏,才有了这条看也看不够的历史、文化和生态长廊。

责任编辑:程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