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近四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2023-11-01 14:30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吕书雅

2023年10月31日,“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城市健康专题论坛暨《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举办。

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年度评价成果

本次论坛以“融健康于万策 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为主题。论坛上,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年度评价成果正式对外发布。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结果显示,整体看近四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指数2023较去年相比全国城市健康水平上升2.1%,在296个参评城市中有249个城市健康指数出现上升。从指数水平分级来看,头部城市比例提高,引领级、优质级城市数量增加,较去年新增引领级城市3个、新增优质级城市24个,而排位靠后的发展级、追赶级城市数量有所减少。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长聘教授黄存瑞表示,过去四年,课题组着眼于做好持续监测、科学评价的定位,扎实推进科研和实践,指数具有四项特征:一是始终坚持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大健康+大数据+第三方+全覆盖”的独特定位;二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评价体系,突出横向纵向可对比,以期实现“以评促优”的效果;三是秉承城市健康水平动态改善的理念,健康城市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四是公开发布发掘健康城市亮点,形成可推广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案例,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口碑好”的健康城市标杆。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介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尾部城市显著改善。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东部地区城市健康水平表现优异,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三个城市群城市健康水平排位靠前;健康环境指标呈“南优北低”、健康效用指标则呈“东高西低”的格局。

大城市组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深圳健康水平引领全国,厦门、成都、福州晋升引领级行列。头部城市在健康服务、产业、设施具有显著优势。中小城市组中,排名前十的城市总体保持稳定,但位次变化竞争激烈,威海、衢州、湖州、丽水、通化位列2023年度评价中小城市组前五名。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表示,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基,必然与高水平城镇化、人口高质量发展相伴。“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第三方评价工作,汇聚了世界一流的卫生健康、城市建设领域智力资源,构建起了能够对标国际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水平评价体系,实现基于大数据技术、客观刻画中国城市健康画像的突破,为政府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为多视角、多维度、多环节、多渠道推动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体委主任史宗恺指出,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首先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建筑都是与众不同的,重庆有吊脚楼、江西有徽派建筑、北京有四合院;同时,各城市的方言极具特色,服饰种类复杂多样,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和底蕴。未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应重点挖掘从学校到城市到国家的文化特征,深入思考文化对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影响,从健康文化视角对标国际城市,构建多学科交叉、多理念融合的指数体系。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工作自2020年3月工作启动以来,已连续发布多期年度和专项研究报告,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2023年,课题组在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持续拓展指数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着眼城市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入开展了环境健康、健康公共服务、疾病防控等领域的专项研究,并首次推出国际城市健康水平对标。此外,课题组与多个地方城市形成紧密互动,相关研究成果成为政府科学决策、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引领级城市分享先进经验做法

在《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排名中,上海市、杭州市、成都市是位于全国前八名的引领级城市。发布会也邀请到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副处长崔元起,杭州市健康城市指导中心主任王建勋,成都市卫健委机关党委书记、成都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志春,分享三地在城市健康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成就和典型案例。

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副处长崔元起表示,近年来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多年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领先水平,世界卫生组织赞誉上海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样板城市。上海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主要推进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战略引领。2019年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推出18个专项行动。二是注重社会共治。建立了多部门合作机制,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健康促进中心,并在全市16个区全部成立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中心。三是加强个人赋能。坚持健康读本及支持工具发放,自2008年开始连续14年向市民家庭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并建设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体验与互动活动,为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

杭州市健康城市指导中心主任王建勋介绍了杭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健康治理逻辑框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下,通过共建健康城市、共促人的发展、共享健康福祉三个路径来实现“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发展目标。杭州市健康城市治理模式经历了试点模式、监管模式、协同模式三个演变过程,如今成为更积极主动参与、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此外,杭州市持续推进健康影响评估,构建健康城市平台,系统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并开展了包括健康空间环境现状研究、健康城市理念研究等多项健康城市研究。未来,杭州将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挥亚运品牌新效应,锚定共同富裕新跑道,激发数字治理新动能,着力打造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友好型城市。

成都市卫健委机关党委书记、成都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志春提出,成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度统筹健康城市工作。一是大健康理念融入健康城市顶层设计,把健康成都专题培训纳入党校培训体系,推动各级政府和部门将健康融入城市远景规划,实现了城市规划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转变。二是大服务举措助力健康城市基层赋能,以健康细胞创建为抓手推动健康城市建设,以健康城市评价工具为抓手促进区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微网实格建设为抓手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大共享氛围夯实健康城市群众根基,落实适龄女孩补贴接种HPV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健康生活工具包发放等普惠措施,全力促进人群健康。

聚焦城市健康核心要素典型案例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健康的影响因素多样繁杂,且面临城乡、区域、人群之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环境健康、公共服务、疾病防控、城市治理等城市健康核心要素,论坛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一级调研员宛悦,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雁,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室主任、研究员李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研究员林铎儒展开专题分享。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一级调研员宛悦介绍了生态环境部环境健康工作进展:一是加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二是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三是持续探索环境健康管理对策,四是增强环境健康技术支撑能力,五是打造环境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她还对环境健康问题形势进行研判,总结了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后表示未来在环境健康工作上将迈向精细化管理,丰富技术标准,夯实工作基础,打造环境健康管理城市,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雁分享了成都市建设环境健康先行区六个经验探索: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分级防控;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是着力价值转化、点面结合;五是着力共建共享、全民参与;六是着力科学研究、跨界融合。她表示成都市下一步将持续推进环境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在现行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中,融入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从源头上治理生态环境,助力成都市环境健康先行区建设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室主任、研究员李璐提到,当前老年人群的结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量增速加快,规模明显扩大;二是收入有所提高,消费能力增强;三是教育程度提高,容易接受创新。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仍是家庭养老,第一需求是医疗服务,整体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对此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一是应加强老年人居家环境周边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二是要完善不同圈层医疗服务的供需匹配,三是要结合不同功能性配建设施,实现布局和功能融合发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研究员林铎儒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通过构建《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创造科学“参考标尺”,多维度客观量化城市的眼健康保障水平,该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首先在广州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中心城区有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外周城区具有较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城市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环境健康新探索圆桌分享”,邀请地方基层领导与行业专家学者对谈,探索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推广性的综合解决方案。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曹波,成都市大邑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向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云和分局副局长卫俊杰介绍了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城施策”在环境健康+产业、文旅、康养方面打造独特模式;国际健康与环境产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黄玉敏分享了“绿色健康产业国际合作中心”这一具体项目案例;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文洁介绍了“两山合作社”、“两山云交易”等浙江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吕书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