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区项目密集“上新”建设提速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金秋时节走进大连市高新区,多个施工工地日新月异,大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构成了繁忙而火热的高新秋景。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以大项目建设“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跑”,通过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全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目前,全区大项目建设“进度条”拉满,项目“赛马”激励机制效应显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正奋力冲刺四季度,决战决胜确保完成振兴发展新突破各项目标任务。
在旅顺南路黄泥川地铁站南侧,投资5亿元、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中国核电钙钛矿光伏太阳能电池项目主体建筑几乎“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该项目是大连高新区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重要项目,市区联合推进,高新区与市相关委办局通力协作,全力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海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项目谋划开始,大连高新区各职能部门全力以赴,各项工作超前部署、同步推进,在这块工地上生动演绎着“高新速度”。
“开启‘24小时待命、一周7天在线’模式,大家夜以继日、紧锣密鼓,以小时为单位推进工作。”该负责人说,从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到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用时仅5个月。“高新速度”不但赢得了项目投资方的高度认可,也给予对方极大信心,投资方提前数月将生产线从外地搬迁至大连高新区进行调试,只待竣工便投入生产。
该项目的建设意义深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技术,其理论光电转化率较其他产品提升4%,不但将大幅下降发电成本,同时生产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市场前景巨大。项目由大连化物所刘生忠研究员团队与中国核电联合开发,是大连市、高新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重要招商成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大连高新区洁净能源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该项目西北侧,大连高新区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园更多大项目正快马加鞭抓紧建设。华邦化学研发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即将投入使用。从开工建设到完工投产,1年时间,政府与企业演绎了“拿地即开工、竣工即达产”的一段佳话,成为大连高新区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最佳注脚,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半导体设备——专用气体纯化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黄泥川工业上楼项目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项目将聚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端元器件研发生产、中试转化等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和科技企业,全面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预计2025年6月完工。正在施工建设的宗益科技机场目视助航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机场目视导航系统领域内全球最先进的研发及测试环境,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在大连英歌石科学城,连日来,数千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多个实验室即将相继竣工并交付使用。其中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大连凌水湾实验室计划年底完工。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计划2024年6月完工。
在大连高新区七贤岭街道,美恒科技总部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项目计划于近期开展主体施工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大连市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三项机制》《大连市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工作要求,大连高新区牢固树立“抓实项目才能抓实发展”理念,坚持“全力谋划一批”“聚力签约落地一批”“聚力开工一批”,设置6个工作专班,严格实行项目分级调度机制、月度进展上墙机制、项目督导检查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前三季度预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9.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39%。全年预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
为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大连高新区上半年出台了《大连高新区促经济增长和助企纾困的若干政策措施》,兑现惠企政策资金约1亿元。近期出台了《大连高新区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招商工作摆在全区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紧迫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目前,为全力冲刺四季度,大连高新区已快马加鞭完成“高新20条”修订工作,涉及“1+8”产业发展、人才奖励、双创激励、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上市奖励等方面的新政策即将出台,通过极具竞争力的激励政策培育“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助力大连新时代“两先区”建设。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