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东数西算”加快向纵深推进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在国产化率、绿色节能等方面实现突破

2023-09-18 18:50 中国发展网
东数西算 重庆

摘要:在重庆市璧山区,中科曙光承建和运维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是“东数西算”工程成渝枢纽节点示范项目,也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示范工程,在国产化率、绿色节能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成为“东数西算”工程大步发展的缩影。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自全面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如今,走进已经建成的算力枢纽节点就会发现,诸多技术难点得到破解,此前业内外担心的疑虑正在被实践打消,“东数西算”加快向纵深推进。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函复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截至2023年3月,“东数西算”工程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全部开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开工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西部新增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超过60万机架,同比翻了一番。

在重庆市璧山区,中科曙光承建和运维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是“东数西算”工程成渝枢纽节点示范项目,也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示范工程,在国产化率、绿色节能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成为“东数西算”工程大步发展的缩影。

过去有观点认为,建设数据中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用地压力不小。事实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在重庆的土地使用非常“节约”。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单个机柜拥有144个节点,功耗达到90千瓦。无论密度还是功耗,都远超常规数据中心的水平。

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主机房位于建筑中间位置,服务器机柜立体叠放,刀片服务器上下架采用自动化设备完成。液冷的冷却设备集中在机房楼下的独立空间,氟化液吸热汽化后,通过传输管道进入冷却塔,变为液体后再循环回机房。液冷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能耗,而且让主机房格外安静,面积更缩小为传统风冷主机房的1/10左右。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表示,数字技术向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科研创新更加依靠人工智能,因此整个社会对算力和数据的协同创新需求旺盛。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提供了海量的存力,有助于推动重庆及西部地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满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计算需求。曙光公司副总裁陈勇表示,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可支持多场景复杂需求,充分满足东数西存、东数西训等应用场景的算力需求。

算力的对象是存储起来的数据,算力和存力两者密不可分。据统计,2022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1万亿GB)。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吴非教授表示,数据是算力的基石,算力依赖存力,“西算”必须先考虑“西存”。

过去,存力建设遇到诸多难题,如多协议难以兼容、跨区域数据调度复杂、数据管理运维成本高等。“只有实现东西部存力一体化,才能应对‘东数西算’海量的存储新需求。”曙光存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新凤表示,曙光存储一体化存力方案为用户带来多场景的存储支撑,支持冷温热分级存储、跨区域无感调度,用户可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从数据产生到归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张新凤透露,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构建了海量存力平台。这一平台分期建设,根据前端业务的特点灵活配置存储硬件和协议,更好匹配业务发展需要,同时这也有助于控制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数据中心耗电量高,碳排放贯穿全生命周期过程。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应用了曙光浸没液冷技术、余热回收、绿色建筑等多种节能技术方案。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用电成本节省30%以上。PUE是数据中心总能耗和IT设备能耗的比值,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耗能越少,能效水平越好。目前该中心的计算核心部分PUE值为1.04,远远低于全球数据中心1.58的PUE平均值。

曙光数创副总裁张鹏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超650万架,耗电量约1300亿千瓦时,能耗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器芯片功耗越来越高,散热更加富有挑战性。

张鹏分析,中科曙光研发液冷技术已经有十年时间,2023年上半年,冷板产品市场需求猛增,需求量超过以往3年的总量。他分析,在不少用户的印象中,液冷技术虽好但是有点贵,实际上,随着液冷技术的大量落地和产业链的成熟完善,冷板液冷数据中心在建设初期,总体拥有成本就低于风冷。如果给浸没液冷数据中心算一笔使用五年以上的大账就会发现,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在超高功率场景下的成本并没有增加。

自主化率高也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的显著特点。据了解,该中心的技术、存储、网络等完全自主研发,操作系统、云、大数据分析框架整体采用国产化一体平台,实现了安全高效。

“不同领域、不同客户对国产化应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中科曙光联合相关院所的很多专家攻克了诸多难关。”陈勇说。

责任编辑:崔立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