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9月3日,2023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正部长级)曾益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梅君出席会议并致辞。
曾益新指出,医药工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跨领域跨学科协同研究,推动产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抓住新机遇,构建更加健康高效的生物医药科技生态,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不断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江平表示,医药工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使医药行业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将全力打造医药工业协同发展生态,大力推进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深入实施医药工业补链强链工程,加快推动医药工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医药产业链国际协作,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医药工业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孙梅君表示,北京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最大优势和机遇源于创新。全市上下已形成了服务和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高度共识,产业总体规模加速增长,2022年达到8916亿元,5年年均增速7.9%,上市企业数量达到85家,创新医疗器械、AI三类医疗器械上市品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北京将继续发扬创新优势,加大创新要素供给侧改革,坚持全链条协同创新,加强开放合作创新,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医药健康领域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典范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肿瘤中心主任魏于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司长杨青作主旨演讲。
施一公围绕“前沿基础研究推动医药创新发展”,分享了多个前沿基础研究推动生物医药研发的案例,介绍了国外在前沿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方面的布局、投入及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亲身参与创新药物研发的经历,指出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要从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魏于全以“对我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为题,分析了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聚焦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治疗等领域,重点介绍了相关基础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新突破、面临的新机遇,并介绍了在临床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何亚琼在作“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形势任务”时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目前医药工业发展面临内外部环境仍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亟须不断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引领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力以赴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
杨青围绕“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主题,从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全面阐述了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表示要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科技计划,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全面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北京交通大学数字财税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共同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指数构建了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质量和研发支持等四个维度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医药研发评价体系,指数对医药企业从上市地与境内上市板块、实际运营地和细分行业等三个维度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进一步引发了医药企业对高质量研发的关注,积极推动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蒋凌峰,作为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代表,围绕“创新驱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主题演讲。
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承办,以“医工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大会除高峰论坛外,还举办了医学科技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知名专家、行业大咖、医药企业代表围绕医工融合前沿动态、数字化医疗、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