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聚焦一提升” 北京市朝阳区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承载区
摘要:今年1-7月,北京市朝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额)1904.7亿元,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27.8%,居全市首位。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从2023年服贸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7月,北京市朝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额)1904.7亿元,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27.8%,居全市首位。
今年以来,朝阳区始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聚焦一提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同时提升消费环境,构建起以CBD、三里屯等地标性商圈为节点,以道路、街巷、河流、轨道交通为连接纽带的商业网络。
全区离境退税商店超过300家 居全市首位
2023年1-7月 朝阳区实现社零额1904.7亿元 居全市首位
今年1-7月,朝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额)1904.7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市23.7%,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27.8%,居全市首位。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朝阳区通过发放2023新春餐饮消费券,释放线下消费活力;推出“2023潮朝阳消费地图”,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00余场;引入品牌首店232家,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市。
与此同时,朝阳区坚持供给品质提升,增强时尚潮流消费活力。扩大免税消费功能覆盖面,提升国际消费能级,全区离境退税商店超过300家,居全市首位。依托郎园Station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创新性和文化特色的原创自有品牌。通过举办北京新消费品牌孵化创新大会,持续扩大新消费品牌影响力。
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人群 释放近百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
聚焦重点区域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
漫步朝阳区,不少市民发现这里的商场更多了,DT51、惠多港购物中心、THE BOX朝外……一个个时尚、充满活力的商场焕新亮相。
朝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朝阳区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商圈改造、政策扶持、业态升级、首店引进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10个商业综合体焕新升级,释放近百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位于朝外大街的THE BOX成为商圈界里的新晋网红,这座建筑的前身是昆泰商城,随着城市更新的进行,曾经的老商城焕发出青春活力。THE BOX朝外统计数据显示,5月首次亮相以来,这里吸引了很多潮流爱好者,前两周日最高客流量达到5.5万人次。不仅仅THE BOX,在朝阳区,多个商圈已经“闯”出了名气,SKP跻身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时尚奢侈品百货商场之列,单店销售额、每平方米销售产出迄今已高居全球第一;三里屯商圈抢先布局VR技术,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此外,798-751艺术街区、郎园Station等一批结合中国青年文化的潮流艺术片区正吸引来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着力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空间布局。具体来看,在纵向上加快建设“14号线商业带”,从南向北贯穿合生汇、颐堤港、望京小街等六大商圈,促进地铁和沿线商业资源链接互动,推动文商旅等多种消费业态融合。在横向上依托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自西向东串联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三大商圈,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激发区域消费活力。朝阳区重点聚焦“一核”——CBD千亿级商圈,打造贯穿全区的消费版图,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 推进“美食、茶香、咖啡、时尚”四城建设
拥有全市60%的米其林、68%的黑珍珠、40%的咖啡馆和30%的茶馆
朝阳是一座美食之城,热爱美食的市民在朝阳一定能“不虚此行”。不久前,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正式发布,北京入选餐厅38家,其中,朝阳区上榜餐厅数量达26家,居全国各区第一,占北京市上榜餐厅总量的68%。同时,新上榜餐厅(3家)和菜系(14个)数量均为全市第一。此外,朝阳还拥有着全市60%的米其林餐厅。
朝阳区还是 “茶香之城”。今年5月,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启动,众多“茶+”活动在北京郡王府及亮马河沿岸亮相。在本次茶香文化节上,茶文化消费指数报告和茶文化消费活力地图首次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朝阳区不断推动“茶+”文化的发展,提升茶文化消费品质、增强茶文化消费活力、引领茶文化消费升级,朝阳区聚集了北京30%的茶馆、40%的创新茶饮门店,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
除了茶香,朝阳区还有浓郁的咖啡香。朝阳区汇聚了全国上百个咖啡品牌,国际咖啡交易中心落户朝阳,北京CBD咖啡青年节等咖啡主题IP早已为市民熟悉。朝阳区拥有着全市40%的咖啡馆,万人咖啡店拥有量达到2.63家,尤其是在CBD区域,朝阳区一半的咖啡店在这里“落户”。
朝阳区也是一座时尚之城,近年来,各类时尚艺术人才在这里聚集,“朝阳时尚峰会”打造了多元时尚消费场景,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时尚艺术融入市民生活;亮马河每月举办不同主题音乐节,望京小街与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合作共建艺术空间,以文化艺术赋能城市多彩发展。
聚焦重点时段 激活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
北京市首批“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半数以上在朝阳
朝阳区的夜间消费场景同样精彩。今年夏天,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在周末开启了大望京、奥林匹克塔、CBD、通惠河等重点区域的夜景照明设施,不仅有精彩的灯光秀,同时还延长了亮马河两侧建筑物开启时间,以更好的满足市民游客需求,提升朝阳夜景形象,助力夜间经济高速发展。
夏日里的亮马河游船备受欢迎,小船顺流而下,在凉风习习的夜晚不仅有璀璨夜景相伴,还能欣赏沿途24桥景观。为方便市民游客夜晚游玩,亮马河夜游项目延长了营业时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已成为市民、游客夜游京城的首选,并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入选北京市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朝阳区融合新场景、新业态,形成文化、生态、商业“三态”合一的夜间经济生态圈,以夜经济持续赋能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打造出一批深夜食堂、夜游场景街区和夜游打卡地。
数据显示,北京市首批“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半数以上在朝阳,全市两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有6个在朝阳,中骏世界城、合生汇21街区等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宵夜觅食胜地”。
提升消费环境 激发消费潜力
拥有2个国际级旅游休闲街区、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
今年,朝阳区将全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进一步激发区域消费潜能,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
目前,三里屯太古里、751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北京欢乐谷、朝阳大悦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双奥”朝阳着力培育“潮朝阳·潮体育”特色IP,拓宽体育消费场景。朝阳区充分挖掘利用“双奥”体育资源,推动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对外开放,积极引入高水平赛事,大力发展冰雪、水上等产业,扎实做好后奥运文章。同时,利用公园、园区和商圈的产业空间,持续拓宽体育消费业态,提升朝阳体育消费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在医疗服务方面,朝阳区不断完善现代化、国际化医疗体系,提升医养消费能级。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化医疗服务和国际商业保险认证,支持和睦家等医院与大型国际保险公司实现商业保险实时结算;推进北京嘉会国际医院建设,大力支持智慧医疗、医美、养老等新兴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