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风、光、火互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老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破茧新生”

2023-08-11 14:39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程晖报道

8月10日,本报记者走进通辽发电总厂150兆瓦贮灰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光伏电站,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由一片片光伏板连成的“蓝色海洋”,占地6500余亩的光伏电站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绿草如茵,一群羊正在吃草。

微信图片_20230811122911

 

“这里原来是我们厂的贮灰场,这里寸草不生,灰场覆土洒水治理起不到实效,遇到大风天气尘土飞扬,扬尘治理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我们积极探索清洁能源转型的新途径,在灰场上建‘蓝海’‘绿洲’,变废为宝,治灰治沙,彻底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水更绿。”该厂总经理孙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悉,通辽发电总厂(以下简称“总厂”)隶属于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现有在役火电装机140万千瓦,是投产发电38年的老火电厂。

“由于火电机组效益不好,通辽发电总厂坚定地迈出绿色转型的步伐,2019年员工用了105天建成,大家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非常大。现在这个光伏站是总厂最大的赢利点,员工整体的精气神也起来了。”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新闻中心主任万一蕾介绍。

全家

 

孙文介绍,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光伏场区覆土360多万平方米,播撒草籽80多万平方米,在光伏场区人工种植的苜蓿草,野生的蒿草、灰菜、芦苇等多种植物竞相生长,植被恢复率已达100%。这座建设规模150兆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余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1万余吨、氮氧化物约800吨、二氧化硫约600吨、烟尘约100吨、灰渣3万余吨。老火电行业不仅实现了新能源发电转型步伐,也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了解到,与此同时,在运行的灰格水面上,多年不见、种类繁多的珍稀鸟类开始在这里栖息,光伏板与灰格水面浑然天成地绘就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特别是夏秋时节,除了水鸟翩跹,在贮灰场光伏厂区建设的6公里的环形骑行道,也常见职工和附近的村民、市民来骑行打卡,享受绿色休闲时光。

鸟

 

目前,该厂光伏电站已向社会贡献清洁电量10.134亿千瓦时,并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荣誉、专利共计17项。

据了解,通辽发电总厂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的龙头老火电企业,坐落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腹地,始建于1977年,是国家五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85年投产发电。2004年,该厂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建设首台国产600兆瓦亚临界空冷示范化机组。目前,现有在役火电装机140万千瓦,在建火电装机7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17.82万千瓦。业务涉及火电、新能源和电站服务业,分布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多区域。

一直以来,该厂坚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健康稳定发展中主动求变,跳出“舒适圈”,从两个维度探索新发展路径。

主动求变,积蓄发展动能。2005年,该厂跳出通辽区域发展,依托自身检修专业优势,首批一百人进驻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开启了拓展域外检修市场的新征程。随着火电发电成本高起,以及“双碳”目标下能源供给结构的不断调整,围绕老火电企业向绿色能源企业转型的升级目标,该厂以变应变,启动建设2台350兆瓦机组等容量替代4台200兆瓦机组项目,接续发展动能,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投产。

微信图片_20230811123224

 

立足当下,实现绿色转型。2019年,乘着国家新能源发电项目大开发建设的东风,该厂结合自身实际,在贮灰场建设150兆瓦光伏电站,迈出了老牌火电企业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2021年进军县域市场,探索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在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建设11兆瓦光伏、8兆瓦风电及分布式户用光伏,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普惠农牧民,助力“乡村振兴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当前,该厂正积极拓展新能源基地,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配置新能源的兴安盟突泉县445兆瓦风电项目落地,该项目于2023年3月30日成功核准,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面向未来,在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内蒙古公司“双一流”战略引领下,通辽发电总厂围绕奋斗“双百”战略目标,瞄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秉承“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稳中求进,难中有为”总基调,全力打造老火电企业转型升级新典范。

责任编辑:程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