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首贷拓面”释放普惠红利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截至2023年6月末,大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7月28日,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召开金融服务大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解读2023年上半年辖区金融数据。
据悉,金融服务大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辖区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制造业、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企业融资服务机制加快完善,金融数字创新对消费动能的培育作用进一步凸显,金融服务大连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大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设“商票通”“绿票通”“科票通”“自贸通”“链链通”再贴现业务模式,高效使用央行低成本资金支持区域重点产业。上半年办理再贴现、发放再贷款规模均达上年同期1.5倍以上。截至6月末,引导金融机构运用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支持企业400余家,发放贷款78.4亿元;18家企业、29.8亿元贷款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带动碳减排量约为57.9万吨。辖区制造业、绿色信贷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3.2%和27.4%。
健全小微融资服务体系,“首贷拓面”释放普惠红利。落地全省首笔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全部法人银行机构落地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工具。建设“首贷中心+首贷服务站”的首贷服务体系,实现“首贷服务”区域全覆盖,为超过1100家民营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亿元,融资成本大幅低于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平均水平。截至6月末,辖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11.8%,高于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
贯彻农业强国战略,深度赋能乡村振兴。目前,“整村授信”覆盖率97.9%,预计2023年底将实现对辖区行政村的全覆盖;对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优惠利率农户贷款给予奖励,牵引2023年上半年支农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9%;与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一次性推动总规模146亿元的195个涉农项目达成融资意向。为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重心,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实施长海县“普惠金融生态岛”能力提升年金融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创建。
加强债券市场培育,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承办辽宁省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专项政策宣讲会,逐项调研摸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续发和增发情况。上半年辖区内完成发行13只债券162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占辽宁省新发债务融资工具的86%。
深化数字人民币品牌创建,激发居民消费活力。打造20余个全国首笔首单案例。制定实施《2023年数字人民币大连试点工作行动方案》,以政务民生、海洋经济、数字社会、普惠金融四大品牌建设为引领,重点提升数字人民币零售支付领域覆盖面,用实实在在的便捷优惠造福滨城百姓。截至6月底,全市开立数字钱包1589万个,正式投产应用场景53万个。
深耕外汇与自贸区金融服务创新,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制定实施《关于强化金融外汇服务促进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贸易外汇便利化试点扩容至6家银行、63家企业,业务规模较年初增长1.2倍;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办理规模达去年同期3倍。截至6月末,大连地区贸易新业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4%,牵引全辖离岸贸易结算量同比增加20%,跨境电商结算量同比增加14.8倍。上半年汇率避险“首办户”同比增长146%。制定实施深化金融支持大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的15项措施,落地辽宁省首笔金融机构境外贷款、大连市首笔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上半年辖区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同比增长近20%。
责任编辑:刘维